“爷爷说,身在异乡,行善义之举,这也是平凡人的最大功德。”10月15日,远在新疆塔城工作的郴州青年范尉在微信中写道。作为一名“身在外地的郴州人”,他备选2014年度“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 昔日南蛮之地,今朝好人辈出。为何郴州好人不断涌现?是什么样的沃土培育出灿烂的文明之花?郴州“好人现象”风行背后又折射了什么时代内涵? “好人现象”引发“好人效应” 范尉仅仅是众多“郴州好人”中的一个,本报曾以《从郴州山区走出的“最美新疆人”》作过详细报道。从汝城红色热土走出的他,奉行着老一辈乐施好善的品行,在上大学期间捐资助学,点亮了新疆、湖北、湖南民族地区160多个贫困孩子心中的梦。 像范尉一样的郴州“好人”,本报今年“身边的好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栏目报道过很多。《“妈妈,让我的眼睛永远陪着您”》中的欧阳明、《四个老人的孝顺儿媳》中的张小艳、《爱管“闲事”的公交司机》中的刘国旺、《带着瘫痪妈妈去上学》中的朱明志…… 郴州“好人”不胜枚举。“大山卫士”刘真茂,中国好人袁贤光,网络妈妈谭兰霞……马恭志、刘真茂曾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俩还与曾宪国、袁生权、尹夏生、江剑等一道入选“中国好人榜”。 每一位好人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折射了时代的光芒,记录着精神的标高。随着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郴州好人”进入公众视野,他们所散发出的道德光芒,为人们树立起新时期公民的精神标杆。 “孩子们最需要的,是有人守护在他们身边,有人为他们打开心灵的窗户。多播种真实温暖的种子,未来才会在他们身上多结出正能量的果实。”范尉用自己的实践感悟。 学好人、做好事,在郴州百姓中间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但“郴州好人”层出不穷绝非偶然。 “最美精神” 构筑“道德高地” “身边有典型,学习有榜样。”市文明办副主任刘正平认为,“郴州好人现象”是宣传教育深入人心,榜样力量感召市民的结果。 “道德讲堂”无疑是传播道德文明的主阵地。市文明办统计,这些年,全市建成“道德讲堂”800多个,开讲4000多次,受众超过120万人次。流动“道德讲堂”、网络“道德讲堂”、广播电视“道德讲堂”,条条道路通“道德”。今年1月,“郴州市道德讲堂总堂”正式建成启用,实行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轮流举办,每月两场,成为全市“道德讲堂“活动的引擎。 正是道德的力量为郴州人凝聚了无穷的正能量。道德模范和身边的好人走进“道德讲坛”,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激励感染着广大市民。“好人文化”也让郴州人从中收获越来越多的“幸福感”。 在“郴州好人”的感召下,郴州志愿者服务活动走向常态化。市城区89个社区建立了“雷锋之家志愿者服务站”。福城志愿者、郴州义工联、郴州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刘真茂环保志愿服务团、马恭志志愿服务团等700多支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在郴州枝繁叶茂,全市注册志愿者66万余人,成为“好人队伍”的中坚力量。 近日,市义工联20多名志愿者来到苏仙区廖家湾学校开展“关心农村学生,人人献出一点爱”助学活动,为贫困学子送去4000元助学款及5000多元的学习用品,并开展了文艺节目表演、有奖知识问答等联谊活动。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准备的有奖知识问答活动现场。(范湘平 摄) 刘正平统计,这些年来,全市开展的“美丽郴州 道德先行”等主题实践活动一个接一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宣传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身边的好人”、“最美郴州人”“郴州好人”“全市道德模范”评选…… “道德沃土”催生“好人标杆” “发现好人,宣传好人,还要关爱好人”。郴州树立了“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取向。 2012年6月,曾获得“郴州市首届道德模范”的王运秀老人因颅内出血昏迷数月,急需社会救助。老人的遭遇引起众多市民热切关注。市文明委发起一场“把爱心献给最美郴州人”的捐助活动。在捐赠仪式上,现场为王运秀捐赠近11万元。 “好人”得到欣赏,郴州人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敬意。范尉的事迹被选作今年郴州市统一中考思想政治试卷材料分析题的素材;市民石岩为“捐献眼角膜”的欧阳明捐款1万元,并到病房鼓励他战胜病魔;“孝顺儿媳”张小艳被推选为苏仙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带着妈妈去上学的朱明志受到了各方的关爱,他的生活有了起色:该县教育基金会每年资助他2000元,同为道德模范的马恭志将他的奖金全部捐给了他,深圳老板许群华与他结成了学习帮助对子,解决他每月的生活费用…… “能一路走来,也是因为有无数‘好人’的帮助,这份恩情我一刻也没有忘。”朱明志说。 追踪溯源“郴州好人现象”,郴州市委党校马列研究室主任朱力强认为,这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倡导相关。在“好人”的带动下,关爱和慈善正在成为一种时代风尚。 “这正体现出道德力量的传承力和影响力,它能不断激发更多的人行善事、做好人,引领我市文明建设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