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旅游 景区推荐 查看内容

凉都美景美食让人醉

2017-4-12 20:30| 发布者: cnxqw| 查看: 26999 |来自: 六盘水日报

摘要: “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好美哟!”4月10日,北京飞往六盘水月照机场的飞机缓缓降落时,机上20家中央主流媒体及5名网络达人组成的“凉都踏春行采访团”发出了阵阵惊叹。  当天,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 ...

    “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好美哟!”4月10日,北京飞往六盘水月照机场的飞机缓缓降落时,机上20家中央主流媒体及5名网络达人组成的“凉都踏春行采访团”发出了阵阵惊叹。

  当天,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20家中央主流媒体、5名网络达人走下飞机,纷纷感叹:“太凉爽了,真是名副其实的凉都!”

  乘着大巴车来到市中心城区稍作休整后,采访团一行从盘江雅阁酒店步行前往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于2013年8月17日开馆,博物馆分为室内场馆和室外文化广场两个区域。

  来到“三线”建设博物馆文化广场,采访团一行纷纷拿出相机、手机、摄像机,将“三线”建设指挥部、县委楼、陆家大院以及蒸汽机车、机械设备等历史文物定格在镜头中。

  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中,采访团成员参观了“三线”建设博物馆内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历史文献、图片等,进一步了解了“三线”文化。

  “参观了‘三线’建设博物馆,不仅让我们对六盘水的发展有了全面的认识,还从中体会到了六盘水独有的‘三线’精神,六盘水是一座了不起的城市!”“馆内的微缩场景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那是一段火红的记忆。”采访团一行边参观边用相机、手机等不停记录着。

  从“三线”建设博物馆出来,采访团一行坐上叮铛车,行走在水城古镇。

  水城古镇是六盘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源地,因四面环水,故名“水城”,始建于清雍正十年,至今已有280余年的历史。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水城古镇又因“三线”建设,聚集了从东部、中部城市、院校来到这里支援“三线”建设的各路精英,留下了一批老旧建筑,以及“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为了继续延续历史文脉,也为了传承“三线”精神、留住“三线”记忆、创新“三线”业态,市委、市政府在全力打造大健康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保护开发等方式,将“废址”变古镇,对原水城古镇遗址、遗产、遗居围绕“三线”文化打造休闲怀旧小镇。

  “这个古镇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保留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古镇业态等,为人们留住了乡愁。”采访团成员一致认为。

  水城烙锅始于清代,至今有300多年历史,如今被誉为“西部名小吃”,其特点是香辣爽口、味道奇香、油而不腻。

  采访团来到水城古镇“天下第一锅”的烙锅店内,一个直径为6.5米的大烙锅让采访团一行惊呼:“好大的烙锅啊!”“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烙锅”……

  围着“天下第一锅”,吃着各式各样的菜肴,采访团一行对我市的美食——烙锅赞不绝口。

  华灯初上,夜晚的古镇自然、古朴,让人心旷神怡。

  漫步古镇,放眼望去,一排排漂亮的灯杆、明亮的的灯带,为古镇的夜晚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给采访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媒体同行看凉都——

  人民网微信编辑谭琳:还在飞机上时,就看到六盘水是一座建在山间的城市,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建设的城市,可以说是凝结了无数人的艰辛和智慧,也正因为如此,这座城市更有魅力。在今天的参观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三线”建设者在这里献完青春献终身,他们的故事和精神都很感人。我觉得可以通过拍一个纪录片、短视频等方式,把这种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科技日报记者朱丽:之前就听说六盘水很凉爽,今天真的感受到了。而且一下飞机就感觉这里空气特别好,有种“氧气之都”的感觉,比较宜居,是个避暑圣地,很适合休闲旅游。虽然我不是个吃货,但是挺喜欢这里的特色美食烙锅,它是一种独特的美食文化。

  经济之声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张莉:畅游了水城古镇一圈,这里的古镇建设古色古香,其中各具特色的客栈、有时代烙印的建筑物都很有看点。还有第一次围着这么大的锅吃饭,这也是我以前没有体验过的。水城烙锅不仅形式独特,味道也很不错。听说还有水城羊肉粉、老城凉粉等等,都是六盘水的特色美食,很期待能吃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