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养老金的消息不断,先是人社部宣布从2017年1月1日起上调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金,紧接着就有机构敲响养老金警钟: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记“空账”达到4.7万亿。 听起来吓人,个人账户“空账”是不是意味着大家的账户里没钱了?专家解释称,在养老金实际执行中,年老的参保人士个人账户累计不够,年轻人个人账户中的钱不得不用于保障当期养老金的发放,导致账户上只有数字却没有实际金额,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空账”。 也就是说,个人账户里的这些钱仍是你的,不但没有少,每年还会产生额外一笔收益,这笔收益今后还会增加。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 日前,人社部、财政部就发了一个文件,明确提出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不低于定期存款利率。 就是说,我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是有利息的,今后利率不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那么养老金个人账户里的利率具体是怎样确定的? 文件是这样说的:记账利率应主要考虑职工工资增长和基金平衡状况等因素研究确定,并通过合理的系数进行调整;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通常情况下,定期存款利率根据年限的不同利率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目前,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是1.5%。 就是说,如果银行存款利率近期不做调整的话,不出意外,我们养老金个人账户里的余额利息最低也要达到1.5%,相比之前有了很大进步。 时刻君找到了一份国务院1991年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对个人账户的收益是这样规定的:个人帐户的储存额按“养老基金保值率”计算利息,“养老基金保值率”根据银行的居民定期存款利率,并参考当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确定。 对比可看得出,最大的不同是新通知对利息收益划出硬杠杠:不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之前存款利率只是作为参考依据之一。 至于每年具体利率,人社部和财政部会在每年6月份对外发布。 此外,对于职业年金账户,记账利率则根据实账积累部分的投资收益率确定,每年人社部和财政部根据各省(区、市)实际收益情况公布。 养老金个人账户利率这个重要变化,对广大参保对象来说无疑是个利好,钱在账户里利息不比存银行少,虽然看上去并不多,但从缴费到退休长达数十年,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不但起到对冲通货膨胀的作用,还能进一步增强个人账户自己的养老保障作用。 医保账户余额也有收益 实际上,不但养老金个人账户里的钱有利息收益,我们医保账户上的钱同样可以获得利息收入。据了解,个人账户余额将按两种办法计算利息,上年账户余额按同期居民3个月期整存整取银行存款利率计息;当年账户余额按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计息,统一结算后,当年账户余额及当年账户利息转入个人账户。此外,职工个人账户和居民家庭账户的本金和利息都可以依法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