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文化 金黔文化 查看内容

《岳阳楼》文雕出自他之手,康熙、雍正、乾隆全都喜欢他的字!

2017-5-23 15:37| 发布者: cnxqw| 查看: 98444 |来自: 武林少侠小宝

摘要: 张照[清](公元1691年-1745年)字得天,号泾南,亦号天瓶居士,清代著名书法家,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年,年五十五岁。张照能诗,善画,通音律,精鉴赏,尤工书法。其书 ...

《岳阳楼》文雕出自他之手,康熙、雍正、乾隆全都喜欢他的字!

张照[清](公元1691年-1745年)字得天,号泾南,亦号天瓶居士,清代著名书法家,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年,年五十五岁。张照能诗,善画,通音律,精鉴赏,尤工书法。其书法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喜爱。

《岳阳楼》文雕出自他之手,康熙、雍正、乾隆全都喜欢他的字!

闻名天下的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就是出自张照的手笔。说到这件屏风,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清乾隆初年,湖南岳州府对岳阳楼作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保养。由于年代久远,昔日书法家苏舜钦书写,雕刻家邵竦刻字的屏风已光彩尽失。正在岳州知府黄凝道担忧之际,他听说刑部大臣张照从故乡松江省亲返回京城,随即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押运粮草西行,途经岳州府,心中不禁一阵窃喜:张照书法气魄浑厚,超凡脱俗,实乃我朝第一书法大家。若能请他为岳阳楼重新题屏,岂不是一件美事!翌日,张照果然解运粮草来到岳州,不料这一天突然狂风骤起,暴雨倾盆,洞庭湖上一时无法行船。于是,黄知府乘机为张照接风,在岳阳楼上饮酒赋诗,一边故意连声叹息:“今楼有人重修,记却无人重书了!”这一招“激将法”果然灵验,张照慨然应允愿为代笔。这一边,黄知府早有准备,立即叫人送上文房四宝。

《岳阳楼》文雕出自他之手,康熙、雍正、乾隆全都喜欢他的字!

张照乘兴挥毫,笔如蛟龙戏水、猛虎穿山,一篇《岳阳楼记》一挥而就。黄知府立即挑选名工巧匠,选用最上等的十二块紫檀木,日夜赶刻,不到一月功夫,这篇佳文佳字便镌刻完毕。光彩夺目的新雕屏嵌于楼中,顿时令岳阳楼增辉不少。不想道光年间岳州来了个贪官魏知府,此人对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雕屏垂涎已久。

《岳阳楼》文雕出自他之手,康熙、雍正、乾隆全都喜欢他的字!

为将这块镇楼之宝窃为己有,魏知府便用重金请得一位民间艺雕高手,花了一年半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企图偷梁换柱。这位艺人知道魏知府的企图后,为了让后人分辨真赝,特意在“居庙堂之高”的“居”字上暗暗做了手脚,将一撇写得较短,看上去像一把锋利的匕首;而且雕屏赝品的“居”字与右边一行的“心”字靠得十分近,使后人对魏知府产生“居心不良”的联想。

《岳阳楼》文雕出自他之手,康熙、雍正、乾隆全都喜欢他的字!

不久,魏知府趁调离岳州之机偷偷掉包,将赝品挂在岳阳楼大厅,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品,连夜出逃。谁知官船行至洞庭湖上,风暴骤起,波浪滔天,官船顷刻间被风浪掀翻,落水的魏知府死死抱住雕屏想逃命,不料雕屏是由坚实的紫檀木制成的,掉到水里一个劲往下沉,结果魏知府与雕屏一起沉入了湖底。

《岳阳楼》文雕出自他之手,康熙、雍正、乾隆全都喜欢他的字!

后来,湖水干浅,雕屏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此时,第八块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块上的“乐”字已不慎被损坏。当地名士吴敏树闻讯后,用120两纹银从渔民手中将雕屏买回,又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手书原稿,才补上被损坏的三个字。北伐战争后岳阳楼再次重修时,吴氏后人将珍藏多年的雕屏慷慨献出。这件张照题写的珍贵屏风终于完璧归赵,回到了岳阳楼。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