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文化 金黔文化 查看内容

五桥飞架乌江渡

2017-8-13 18:07| 发布者: cnxqw| 查看: 35571 |来自: 贵州都市报

摘要: 晨雾中的乌江五桥。   绵绵川黔路,滔滔乌江水。位于遵义播州区境内的乌江渡,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川黔两地的要道。其河谷险峻、江水湍急、易守难攻,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既为要塞之地,这里便形成了一个重镇 ...

晨雾中的乌江五桥。

  绵绵川黔路,滔滔乌江水。位于遵义播州区境内的乌江渡,自古以来就是连接川黔两地的要道。其河谷险峻、江水湍急、易守难攻,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既为要塞之地,这里便形成了一个重镇,即现在遵义的南大门——乌江镇。滔滔的江水将乌江镇划分为二。于是,当地人又把乌江以南称为江南,乌江以北则为江北。

  乌江镇的百姓对于桥有着特殊的情结。自清光绪年间,这里有了史上第一座桥之后,这个小镇的命运也就和桥休戚与共了。

  如今,这个人口仅1.7万人的小镇,不到2公里的流域,历史上共修建了六座桥,现存有修建于不同时代的四座桥在同时服役,还有一座桥即将投入使用,着实罕见。

  没有桥的日子

  陈先芬是乌江镇土生土长的。没有桥的时候,住在江南的陈先芬想要到江北去,只有通过渡船。陈先芬的母亲当年就是乘着渡船,从江北嫁到江南的。

  “上船喽,5分钱一个人!”在船工的吆喝下,乘上仅能坐六七个人的小木船,向河对岸摇晃而去,这样的场景是老一代乌江人的集体回忆。

  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无论是南来北往的官员客商还是贩夫走卒,都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渡到对岸。

  彼时的乌江镇其实是有过桥的,且不止一座,却一直未能完全取代渡船。

  清光绪年间,通过朝廷拨款和民间自筹,作为盐道必经之地的乌江镇有了第一座桥。尽管为了安全和延长使用年限,这座铁索桥仅允许行人通行,不过车马牲口,但也仅存了13年,最终被洪水冲垮。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作为滇缅公路延伸段320国道上的军事重镇,许多军事物资却在乌江镇大量滞留,无法及时运送到作战前线。

  时任西南公路管理处长薛次华如是形容没有桥的乌江镇:“两岸待渡车轮日以数百计,军运紧急,晷刻难愆。”于是,时隔五十余年,乌江镇才有了史上第二座桥——乌江桥。

  抗战胜利后,这座耗费巨资的乌江桥继续服役至上世纪70年代,后因年久失修,加上水电站修建导致的水位上升,退出历史舞台。

一列火车经过乌江大桥,远处是三座公路桥。

  建国后第一座公路桥

  和贵州许多小镇一样,乌江镇也有赶集的习俗。

  每天清晨,江北的居民带着自家的农特产,穿过桥来到江南,买者卖者汇聚在一起,吆喝叫卖、招呼寒暄、讨价还价的乡音交织中,打破了小镇的宁静。

  这种频繁的“天天集”的历史并不长,至少在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桥建成之前是没有的。

  上世纪70年代,随着乌江水电站的修建,为乌江镇带来了第3座公路桥,这也是建国后乌江镇修建的第一座公路桥。

  彼时的乌江镇涌入了数万水电站建设者,为了方便工程建设和行人通行,施工方用了3年时间修建了一座新大桥。

  不过,这并不是建国后乌江镇的第一座桥。于1965年通车的川黔铁路乌江大桥,结束了建国后乌江镇没有桥的历史。

  新建的这座钢混结构公路大桥,成为当时乌江镇史上最好的一座桥,许多乌江人的命运由此得到改变。

  今年69岁的潘恩权,当时就是穿过这座大桥,得以走出大山,到离家最近的息烽县城去念书,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当时每周往返家和学校,单程就要走5个多小时的路。随着大桥的通车,经由乌江镇来往川黔两地的货车越来越多,机灵的潘恩权便蹲守在位于桥头的饭馆,和在这里吃饭歇脚的司机套近乎蹭车坐,就这么读完了高中。

  后来,潘恩权成为乌江镇水电八局子校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每天,许多江北的学生走过桥来到位于江南的学校上学,不需要再像潘恩权儿时那样乘坐危险的渡船了。彼时子校的教学质量在县里数一数二,又吸引了十里八乡的学子通过这座大桥来求学。

  “这座桥,改变和见证了多少贫寒学子的命运。”潘恩权回忆,教书这些年桃李满天下,从这里考上大学的学子不计其数,小小的乌江镇,绝对担得起人杰地灵这个赞誉。

  这座桥因为水电站而修建桥,后来被当地人称为“老公路桥”。

乌江镇民国风情街。

  连起高速公路的彩虹桥

  之所以“老”,是因为乌江镇又有了新的公路大桥。形似彩虹的新公路大桥的官方名字叫做G210国道公路大桥,当地人称之为“彩虹桥”。

  彩虹桥建成于1997年11月,这座宽14.5米、长461米的桥建成后,在国内桥梁史还曾引起轰动。作为国家“八五”时期的科技攻关项目,此桥被业内认为是混凝土桥梁走向轻型、高强、特大跨径的成功典范。

  彩虹桥的建成通车,为乌江镇带来了经由镇上的史上第一条高等级公路——贵遵高速公路。

  作为西南公路出海通道上的重要环节,贵遵高速的通车极大扩大了乌江人的活动半径。作为直接的受益者,乌江镇和外界的交流不再仅仅只限于江北江南之间,作为川黔线中的一个重要驿站,这里近可到贵阳、遵义,远可至川渝、两广。

  乘着彩虹桥,乌江镇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李玉梅便是赶上这个发展期的幸运儿。彼时在乌江镇开设砂场的李玉梅,正因为本地市场的饱和而处在瓶颈期。然而,随着当地交通路网的发达,业务范围迅速穿过大桥辐射到了周边区县,挣到了第一桶金。

人们从城里自驾来到乌江边野炊。

  过桥来吃乌江鱼

  在贵州提到乌江,自然就联想到乌江鱼。

  浩浩的乌江为靠水吃水的乌江人提供了各种取之不尽的野味。但是乌江鱼真正声名大噪,成为西南出海通道上的一道美食,其功劳离不开这一座座桥。

  乌江镇政府外宣办郑亚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作为川黔路上重镇的乌江镇愈发热闹。大桥的建成带来了热闹的车水马龙,还有一家家市场经济孕育出的小饭馆。

  做法简单、味美鲜香且就地取材的乌江野生鱼,加上“离开乌江水就点不出这个味”的乌江豆腐,一锅锅乌江豆腐鱼便成了为歇脚打尖的客人消去舟车劳顿的最好美食。

  “过桥去吃乌江鱼。”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导航的年代,乌江的桥,便是乌江鱼馆们的指路牌。

  经过多年发展,乌江豆腐鱼已在这个小镇上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每天清晨,来自老君观等当地流水养殖基地的江团鱼、鲢鱼、草鱼等野生鱼和刚点出的豆腐,从桥的南北两岸运到乌江镇上的一家家乌江豆腐鱼饭馆,成为乌江镇的支柱产业之一。

  后来,由于2008年贵遵高速扎南段乌江特大桥的通车,接过了原有的G210国道公路大桥的历史使命,不再承担贵遵高速的通行任务,让乌江镇曾经的热闹喧嚣不再。

  身处交通要塞之地的乌江镇,眼睁睁看着头上一百多米大桥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却分享不到本应有的红利。

  许多原本坐在店里就有生意上门的老板,开始走出店面,来到桥头上亲自拉客。还一度催生了“拉客”这个行业,一些摩的司机在高速公路收费口争抢刚出收费站的客人,拉到一桌客人可以得到10元钱的报酬。

  这样的小聪明无法改变整个市场的低迷。一些经营者因为看不到未来,陆陆续续从桥两岸消失。乌江人在谋求转型。

69岁的潘恩权见证了乌江上的5座大桥。

  大桥撑起水韵乌江

  陈先进便是乌江镇转型成功的一个缩影。站在呈船型延伸进乌江的新码头,头顶悬于两岸的五座大桥尽收眼底。这里便是寄托着陈先进转型发展,开拓事业第二春的度假村所在地。

  2016年,开煤矿和沙场起家的陈先进决定转型,投资1000万在新码头开了一家旅游度假村。

  美食主打乌江豆腐鱼,兼营休闲旅游。当同行都在想着怎么把客人引来吃一顿乌江豆腐鱼的时候,陈先进的野心则是如何让客人住下来。通过低价格高品质的服务做出了口碑,通过和旅行社合作,他的度假村很快成为乌江镇上的行业龙头。

  “以前,乌江的桥养活了我们的祖祖辈辈,现在也能。”陈先进的度假村作为乌江镇旅游发展产业中的一环,为当地提供了数十个就业岗位,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

  就在去年11月的播州区旅发大会上,作为东道主的乌江镇通过举办长桌鱼宴等活动,吸引了数万游客。那一天,这个小镇上两百多家饭馆被游客占领,以至于多家饭馆打出“鱼已卖完,恕不接待”的告示。

  过去,在老一辈乌江人的记忆中,每当有一座大桥通车,小镇就会无比热闹。但是都不及旅发大会这一天。

  后来,这样的热闹渐成常态。每逢节假日,通过几座大桥涌入小镇的游客络绎不绝。

  对于桥,乌江人有着特殊的感情。不同时代的桥有着不同的使命。如今,这里史无前例地架起了那么多座桥,也给乌江人撑起了更多的希望。

  如今的乌江镇,同时有三座公路桥、一座铁路桥在服役,还有将于年底通车的黔渝高铁乌江特大桥。乌江镇政府将“五桥景观”作为旅游产品进了整体包装。站在已建成的观桥平台上,五座见证了这个小镇历史,见证了贵州交通日新月异的大桥跃然眼前,藉着古播州文化、红色文化、桥梁文华、水电文化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继续闪耀在这条贵州最大河流之上。(记者李易霖 赵惠 来源:贵州都市报)

46岁的陈先进在乌江河边开了一个乌江码头度假村,投入近千万元,有酒店、烧烤、游船等。

  在天上的桥

  贵州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修桥。尤其是近十年间,贵州的桥梁发展迅速。悬索桥、拱桥、斜拉桥……贵州桥几乎包揽当今世界全部桥型。

  今天,记者将取万桥之精华,带领读者一起领略贵州桥的“大手笔”之作。

  这是贵州桥,在天上的桥。

  1、江界河大桥

  1995年建成的江界河大桥,位于贵州省瓮安县,横跨乌江。大桥全长461米,拱顶桥面至水面263米,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跨径330米,主孔分108个桁片预制,运用桁架伸臂法悬拼架设,在当时的桁架拱桥中雄居世界第一。

  2、红枫湖大桥

  红枫湖大桥位于贵州省红枫湖国家一级风景自然保护区。由于该地是岩溶发育地区,对桥梁的安全、美观及其与环境的协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红枫湖大桥在建设时,采用了跨径为185米的独塔斜拉桥方案。

  这是贵州第一座不对称独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精湛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也使其获得2006年度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虎跳河大桥

  虎跳河大桥位于贵州省镇胜高速公路第26合同段,为预应力钢筋砼连续刚构桥,桥长1957.7米,主跨225米,最高墩151米。

  该工程于2005年3月5日开工,2008年3月5日竣工,建设时是国内最长的连续刚构桥,并于2009年荣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4、坝陵河大桥

  2009年竣工、贯通的坝陵河大桥,是镇胜高速公路的“灵魂”工程。坝陵河大桥主跨为1088米单跨双铰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桥面宽24.5米,全桥长2257米。大桥桥面与谷底河面垂直高差达375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在高山峡谷地区修建的千米级悬索桥,建设时跨径在同类型桥梁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六”。

  该桥荣获了2010年度贵州省“黄果树杯”优质工程奖。目前,正在申报全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鲁班奖”。

  5、清水河大桥

  清水河悬索特大桥坐落在贵阳市开阳县的毛云乡与黔东南州瓮安县建中镇的交界处。全长为2171.4米,主跨为1130米,桥面距离河谷底达406米高。清水河大桥建设时的主跨度为贵州省第一,单跨钢桁梁长度也是世界最长的山区钢桁梁悬索桥。

  6、赫章特大桥

  赫章特大桥位于毕节至威宁高速公路上,桥总长1088米,其中,11号主桥墩以195米的高度,享誉世界。这使得赫章特大桥不仅在中国同类桥型中排名首位,在亚洲也是排名榜首,堪称“亚洲第一高墩”。

  7、北盘江大桥

  北盘江大桥是杭瑞高速毕都段的控制性工程,横跨贵州省六盘水市都格镇和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腊龙村交界处,由云贵两省合作共建。全长1341.4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相当于200层楼高,这个高度有望挑战世界第一高桥。

  同时,大桥东、西两岸的主桥墩高度分别为269米和247米,720米的主跨,目前,在同类型桥梁主跨的跨径中排名世界第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