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原本转暖的天气忽然降温了,但在王车村石头坡村民组的猴头菇大棚建设现场却是另一番热闹场景,该组村民罗晓钢正和工友们一起忙着焊接菌棒搁置架。 “猴头菇大棚是钢架结构,主体已经完工。咱们现在焊的架子就是来用安放猴头菇菌棒的,可以大大提高空间利用率。”罗晓钢边干活边介绍道。 罗晓钢所在的石头坡村民组属于王车村,该村在去年被列为贵阳市二十个特别困难村之一,按照市里按困难程度打出的分数,王车村排名第一,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基础极其薄弱。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思路。没有产业的支撑和带动,致富增收无从谈起。王车村人想从产业发展方面打开突破口。
去年9月份,市纪委监察局在帮扶王车村期间,通过对项目和市场进行考察后,引进猴头菇栽培试点项目,并积极引导村支两委和村集体企业自筹资金确保项目落地。 “试种成功后,王车村曾作为唯一一个村级参展单位,参加了2017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王车猴头菇首次参展即亮相国际舞台,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青睐和关注。”王车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第一书记”廖彬说。 猴头菇试种项目的成功不仅坚定了王车村人的脱贫信心,更打开了当地产业发展的大门。 “现在建设的猴头菇大棚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加之随着管护技术的成熟,如今每个菌棒的产量约为原来的六七倍,项目由村集体经济公司实施,村里的低收入困难户也都入了股,项目能发展,群众就能致富。” 廖彬说,与此同时,十个塑料蔬菜大棚也在猴头菇大棚旁初步建成,等待验收。 按照村里的规划,蔬菜大棚主要以育苗为主,再辐射带动周围群众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去年,村里实验性地组织种植了三百亩蔬菜,包括葱、蒜、折耳根等,现在来看,增收效果比较明显。今年如果有蔬菜大棚的带动,蔬菜种植面积将成倍增加。”村支书肖代刚说,此外,在距离蔬菜大棚几公里的小岩脚村民组,村里引进的农产品加工厂也正在建设当中。 加工厂的建设方为贵州太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从事生产和销售高品质农产品已有数年时间。公司总经理施潭说,王车村作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自然村落,有着良好的农业发展优势,与公司发展生态农业的定位不谋而合。目前在建的加工厂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将分期建设蛋品良制工坊、五谷良制工坊、畜禽良制工坊、辣椒良制工坊以及相应的烘房、冷库、电商园、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可年产30万枚土鸡蛋、50万斤辣椒制品、30万斤富硒大米以及100吨蔬果。 得益于禾丰乡旅游环线的建设,加工厂建设过程中建材和物资的运输很是便利,后期旅游环线建设完工后,对于农产品成品的物流运输也将大有裨益。“当初也都是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才选址在此的,现在看来,当初的选择是对的。”施潭笑着指着经过加工厂的环线路说道。 从被列为特别困难村到现在,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的王车村,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组组通”公路建设加速、村里新建起免费幼儿园……仿佛一阵春风拂过,一个个可喜的变化正在特困村里发生着。 李必兴 记者 李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