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9日晚,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你在高原》等五部作品获奖。 诞生于1982年的茅盾文学奖是我国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由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于晚年捐出自己的25万元稿费创立,旨在激励更多的文学爱好者观察和记录社会。 茅盾是一位文学家,用手中的笔描画这个世界。同时也是一名革命者,善于用文字的力量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前进。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一生经历丰富曲折,是辛亥革命、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的见证人;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革命和文学紧密相结合的一生,他以创造进步文化为己任,辛勤笔耕六十多年,为祖国为人民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不朽作品。 志在鸿鹄 小小少年投身革命洪流 茅盾出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的一个书香世家,本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的父亲沈永锡是一位秀才,在乌镇行医,喜欢自然科学,酷爱数学,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母亲陈爱珠是茅盾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她爱好文学,颇有远见。所以,很早开始茅盾就受到比较开明的家庭教育和资产阶级科学、民主思想的熏陶。 8岁时茅盾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学校里,茅盾的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特别是他的作文更是出色。受父母的影响,茅盾很小就心怀天下。十二岁时茅盾在会考作文中就写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在父母亲的鼓励下,十三岁的茅盾踏上到湖州的火车,开始了中学生活。有一次,先生布置的作业是自命题写作,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茅盾却借鉴庄子《逍遥游》中的寓意,写了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志在鸿鹄》。文中写了一只大鸟展翅高飞,在空中翱翔,嘲笑下边仰着脸看却无可奈何的猎人。茅盾借对大鸟形象的描写,表明了自己的少年壮志。而且,文章的题目又与茅盾的名字德鸿相合,形象生动,故借此自抒胸臆。先生很是赏识,夸赞他“将来能为文者”。 茅盾的壮志像一把干柴,很快遇到了点燃的火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在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下,茅盾热情地迎接了这次革命。他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做起革命的义务宣传员来。他与几个同学一起写檄文抨击学校里一个不得众望的学监,也因此被学校开除。被除名的他并没有灰心,反而更激发了他写作的欲望。他随后转入杭州安定中学习,在这期间,茅盾学习了更多中国古典文学,他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文章中也更多地带有革命、谋新的意味。 用文学做舞台 成为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大学生活结束后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从事编译工作。他一边从事文学创作,一边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1920年初茅盾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以《小说月报》编务为掩护,担任党中央联络员。同时,与郑振铎、王统照等12人在北京发起了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提倡现实主义文学,并将《小说月报》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倡导文学当写人生。这个时期的茅盾以充沛的精力,投身于文学革命活动。两年后,由于商务印书馆守旧派对《小说月报》的革新不满,茅盾被迫辞去了主编职务,转到国文部工作。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 革命低潮时用小说记录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苦闷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汪精卫和蒋介石实行了臭名昭著的“宁汉合流”,公开叛变革命,对革命人士大肆屠杀,国内形势非常险恶。茅盾等革命者陷入了危险中,他被国民党通缉,不得不离开武汉回到上海,住在上海虹口区横浜路35弄景云里。遭遇革命失败打击的他陷入了苦闷当中。他与党失去了联系,但对革命的信仰并没有动摇,而是决定用生命力的余烬在别的方面做出些成绩。 恰好这时鲁迅和叶圣陶也住在这里,茅盾不便出门,于是就动手写起小说来。可许多报社都不登他的文章,这让他内心十分矛盾,所以他在手稿上署名“矛盾”。他把写好的小说手稿给叶圣陶看,叶圣陶看后很高兴,决定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可叶圣陶认为“矛盾”是个哲学名词,“矛”不是姓氏,而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茅盾很满意,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此后,茅盾又先后发表了《幻灭》、《动摇》、《追求》,这便是著名的三部曲《蚀》。这几部作品以“矛盾”的基调贯穿始终,暗含着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的心情。 就在同年7月,迫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茅盾离开上海,东渡日本。在日本时,他听到国内正掀起新的革命高潮,内心十分激动,认真总结经验,整理思想,苦闷的心情逐渐消退。1930年4月,他毅然回到上海,重新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斗争生活,不久就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革命文艺活动做贡献。 1932年底,他的长篇小说《子夜》完成,这部小说是以上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表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同时,他为揭露日寇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的罪行,创作了《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著名的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把“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成就,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年浩劫 用口述录音的办法记录“历史” 有人评价说,茅盾的小说没有巴金那样的热烈,也没老舍那么足的文人气,但他的文章从头至尾都透着两个字:理性。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况,他始终没有改变对社会的理性思考。许多有才能、有成就的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受尽苦难,茅盾也没能幸免。但他不为“四人帮”的淫威所慑服,而是保持冷静和沉默。 文革后期,茅盾已是近八旬高龄,已入垂暮之年。面对着国家和民族的劫难,亲眼目睹着无数先烈、朋辈用鲜血所换来的新中国,在十年浩劫中被“四人帮”践踏得面目全非,茅盾选择了诉诸文字,决定撰写回忆录,采取口述录音的办法。 在录音过程中,茅盾是讲述自己的经历,难免有所跳漏。因此,他的儿子时常从旁提问,建议他补讲一些问题。凡记得起来的,老人都作了补述。 一生追求革命理想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茅盾又焕发了青春,重新活跃在政治和文学场合中,重新提笔,写下了声讨“四人帮”,欢呼日月又重光的诗篇。在之后短短的4年多时间里,他整理出版了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写了有关文艺问题的文章50多篇,并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请,把他过去的著作编成《茅盾散文速写集》、《茅盾译文选集》和《茅盾评论文集》等。同时还写了《可爱的故乡》等一些优美的散文以及《过河卒》等40多首新诗和旧体诗词,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茅盾毕生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全身心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现代进步文化殚思竭虑,鞠躬尽瘁,做出了卓越贡献。茅盾在世的时候,始终是以党外民主人士的身份出现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无论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任文化部长,还是作为当代最杰出的作家和书法家,都始终在使用解放前出版长篇小说《子夜》时所用的笔名“茅盾”,很少有人再用他的原名“沈雁冰”,也很少有人了解这位文学大师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杰出党员了。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虽然病魔缠身,茅盾仍然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昏迷后被抢救醒来,他提出了恢复中国共产党党籍的要求。因为病重,他只好找人代笔写信表达对党的忠诚和热爱,信中说到“我自知病将不起,在这最后的时刻,我的心向着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我追求和奋斗了一生,我请求中央在我死后,以党员的标准严格审查我一生的所作所为,功过是非。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将是我一生的最大荣耀。” 正如茅盾先生自己所说“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这或许就是茅盾内心深处一直激励着他能活跃在文学和政治两个领域的信念。(中国青年网记者 武芳莉编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