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金妮)7月2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同意,中国贵州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增至53处,其中世界自然遗产增至13处。随着梵净山的申遗成功,也使得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总数跃升世界第一。无疑,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也是中国人、贵州人大写的骄傲! 而梵净山申遗成功的重要支撑点是其突出普遍价值得到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公认,而将其突出普遍价值逐步挖掘凝练出来的是以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简称:贵师大喀院)熊康宁教授、院长为首的专家团队所开展的梵净山申遗科技支撑工作。师大喀院专家组,一路参与和见证了梵净山申遗之路,背后更是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梵净山悬崖旁:一件雨衣,保住了核心专家的生命 “下面就是乱石悬崖,如果盈斌没有那件雨衣,我不敢设想后果。”专家组成员、贵师大喀院陈浒教授回想那一幕,依旧心惊胆战。那是一次进入梵净山考察调研,贵师大喀院盈斌副教授因山石嶙峋及雨路湿滑,不小心滑落悬崖边。因为树枝挂住了身上的雨衣,才没有酿成事故……而这一惊险的场面,成员们不只一次遇到。 2013年,贵州师范大学承担了“梵净山申报世界遗产科技支撑项目”,成立了以熊康宁教授为组长、陈浒教授和容丽教授为副组长、肖时珍副教授为秘书长的梵净山申报世界遗产专家组(下简称专家组),全力保障梵净山世界遗产申报的科技支撑。
专家团队在野外科考。(受访者供图) 自2013年梵净山启动遗产申报以来,贵州师范大学专家组为梵净山申遗作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技术保障,年均派出专家学者实地考察百余人次,在梵净山价值凝练、保护管理工作提升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 为了关键科研数据的获取,专家组多次不顾个人安危,穿越毒蛇、野兽出没区域。野外科考开展过程中,该校容丽教授也曾险些为梵净山申遗工作献出生命。过程中,专家组夜以继日在野外开展调研,期间风餐露宿、不辞辛劳。 贵师大喀院:一个目标,日夜连轴为申遗冲刺准备 “项目申报材料必须于2月1日前提交!我还记得1月底的时候,我们贵师大喀院3到6楼的灯光通宵长明,团队成员几天几夜连续奋战在材料的最后汇总和整理上。”那时,肖时珍身怀6个月的身孕,依然和同事们一起熬夜加班。困了,趴在桌上眯一会;累了,咬牙一撑,又是数个小时。熊康宁教授年近6旬,也和年轻人一起不眠不休,熬夜奋战……
支撑大家的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梵净山申遗成功!“这是我们的荣誉,这是国家的荣誉!”肖时珍说,正是肩负这样的荣誉感,使得他们在定下的目标面前不断奋进。 几天通宵达旦完成了最后的材料,肖时珍没有回家休息,而是和学生们用了一整天守候在打印店中。修改、调整、校对,做着最后的工作,直至夜晚8点,当最后一份纸质材料完成,学生打着的士快速奔赴机场。当听到资料成功递交给机场等候的专送材料的学生时,肖时珍和大伙儿才放下心来吃饭、休息。回到家中,一睡去就是两天两夜。如果资料不能顺利搭载最后的航班呈交世界遗产中心,那梵净山申遗成功也无从谈起。 巴林麦纳麦:一锤定音,科研团队热泪盈眶 北京时间7月2日16时36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第42届大会主席哈雅女士在巴林首都麦纳麦敲响了神圣的木锤,通过了将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决议修正案,全场一片欢呼,掌声不断!五星红旗在会场内飘扬,梵净山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贵州省第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至此,贵州成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而中国也因此成为全球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采访中,回想起那一刻,肖时珍与当时现场的自己一样,忍不住热泪盈眶。 肖时珍和盈斌赴瑞士格朗IUCN总部沟通交流澄清将梵净山发还待议的问题。(受访者供图) 其实,申遗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在2018年4月,IUCN向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了梵净山技术评估报告,认为梵净山满足世界遗产第十条(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和完整性要求,但不能完全满足保护管理的要求,建议将梵净山发还待议处理。而错过这次机遇,那梵净山申遗成功的机会将非常渺茫。 此时离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开幕仅仅2月,时间万分紧急。贵州师范大学为首的专家组积极开展相关科技支撑工作,成员肖时珍副教授和盈斌副教授奔赴法国巴黎世界遗产中心总部和瑞士格朗IUCN总部,沟通交流最新补充的科技支撑材料,并与熊康宁教授一起赶赴巴林逐一澄清评估报告中将梵净山发还待议的问题……这项异常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专家组咬牙坚定要办成功!幸运的是,最终敲响的是胜利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