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科教 教育资讯 查看内容

师者说|贵州财经大学教授焦建军: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2018-9-10 19:52| 发布者: cnxqw| 查看: 70647 |原作者: 张玲玲|来自: 当代先锋网

摘要: 文/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张玲玲   长期以来,我国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升级,高校改进办学思路,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方面积极回应社会发展需求显 ...

文/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张玲玲

  长期以来,我国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矛盾较为突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升级,高校改进办学思路,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方面积极回应社会发展需求显得很有必要。

  近日,记者就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这一现象采访了贵州财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焦建军。

贵州财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 焦建军(受访者供图).jpg

贵州财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焦建军。受访者供图

  “大学应该要了解国家、社会的人才需求,根据国家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规划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对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科学地调整。”在焦建军看来,在这过程中既要注意灵活性,也要注意稳定性。

  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学校的教育体系不可能无节制地随之变化。焦建军认为,除了考虑需求,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本身的兴趣和潜能。要实现这一目的,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数千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先进教育观念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多种多样。如果千篇一律地培养,不但不能发现“好苗子”,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其发展不利。焦建军表示,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发现和挖掘他们的天赋、潜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对科学研究感兴趣,或者在这方面有潜力的学生,应该对其着重进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鼓励其进一步深造,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做好储备。对希望尽早就业的学生,应该多教授一些职业技能,让其不管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能适应。”焦建军告诉记者。

  焦建军所研究的应用数学领域,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用理论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实践应用相对较少,在外人看来有些“枯燥”,想要潜下心来做学术研究,首先要对此有兴趣,能坐冷板凳。每到新生入学,焦建军都会仔细了解学生的职业规划和需求,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后,学生不管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都能迎刃而解,适应需求。”焦建军说。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焦建军鼓励本科生与研究生组成学术兴趣课题组,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组织问题驱动的学术讨论班,不断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与学术能力。

  这些年来,焦建军在教学改革和培养人才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获得了“贵州省首届硕士研究生导师奖”等荣誉。而焦建军带领的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分别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项奖项。他所组织和指导全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省级二等奖以上10多人次。

  如今,社会对技能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是否意味着理论研究型人才存在的空间和价值变小了呢?焦建军坦言,理论与实践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社会实践需要学术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学术理论也需要社会实践来检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