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经贵州省民政厅批准,贵州省上海商会成立了。 上海,是世界的上海。凭借我国最早对外开放城市之一的地域优势,沪商在接受海外的思想、技术、资本、资源等方面,在商界有着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贵州省上海商会成立,除了积极引进上海企业家来贵州投资外,还能够为贵州带来上海企业的管理理念、技术优势等独特的东西。 搭建平台 让在贵州的沪商力量拧成一股绳 在古代,晋商、微商、浙商、江佑商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烙印;但在近代,异军突起的“沪商”同样是人们敬佩和学习的对象。 “沪商”是上海商人的简称,由于起源较晚,是随着上海从一个小渔村逐渐成为世界大都市,形成的具有典型移民文化和码头文化的新型商帮。由于受地域的影响,“高素质、讲契约、讲诚信、低调不张扬、勤劳务实”的沪商特征,以及包容、海纳百川的沪商个性十分明显。特别是其独特的金融、技术、思维优势,在海内外具有良好的口碑。 贵州省上海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黄海云说,目前,在贵州打拼的沪商约有30万人,规模以上企业5000多家,涉及金融、证券、房地产、大数据等诸多领域,在黔累计投资近千亿元。这么多沪商,长期都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大量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错失了不少发展的良机。基于此,在黔的沪商们就商量,能否成立一个商会,给大家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平台,既能让大家团结在一起,又能更好的为在黔沪商及企业做好服务。 沪商们的这一想法,得到省投资促进局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筹备不到一年时间,申请入会的会员企业就达150多家,有6家是上市公司,10家是中国100强企业。 当好“纽带” 促成更多企业家来贵兴业 一个异地省级商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两地优势互补,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刚刚成立的贵州省上海商会,就将牵线搭桥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全力推动沪黔两地紧密合作。 黄海云说,黔和沪虽然远隔千里,却有着深情厚谊,双方的合作已有着很好的基础。 2013年,国家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启动后,明确了上海市对口帮扶遵义市,意味着开启了沪黔合作的新篇章。双方从高层到部门,从区县到企业,往来密切,交流互动频繁,深入细致的开展帮扶工作,对接园区共建、产业对接、人才交流引进等达成共识,对口帮扶项目多达数十个。随着双方产业合作越来越紧密,实施合作的项目就有29个,总投资达304.42亿元。 2014年,上海对贵安新区的建设、贵州的大数据产业、贵州赴长三角进行医药产业招商等事关贵州的发展大计,均给予了鼎力支持,让贵州实现后发赶超的步伐迈得更为顺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