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财富湘黔 财经资讯 查看内容

专访“90后”袁隆平:退休对我是不存在的,现在最怕痴呆

2019-10-14 10:08| 发布者: cnxqw| 查看: 27994 |原作者: 吴阳 赵倩 |来自: 红星新闻

摘要: 在湖南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袁隆平的办公室位于一栋楼的走廊尽头。走出电梯,他要穿过长长的走廊。年届90岁的他,步履依然稳健。秘书辛业芸告诉红星新闻,“袁老仍然每天到办公室工作”。办公室对面是一 ...

在湖南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袁隆平的办公室位于一栋楼的走廊尽头。走出电梯,他要穿过长长的走廊。年届90岁的他,步履依然稳健。秘书辛业芸告诉红星新闻,“袁老仍然每天到办公室工作”。

办公室对面是一间接待室,正对门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稻田照片,上面有袁隆平手书的“湖南溆浦首次亩产突破1000公斤”和签名。

10月12日上午,这里迎来了多家媒体的记者。场地有限,前排年轻的记者席地而坐,围绕其中的袁隆平谈兴正浓。从上世纪六十年代选种育种谈到今天杂交水稻已经在东南亚、非洲帮助那里的人们增产,袁隆平显得格外高兴和健谈。谈挫折、谈梦想、谈长寿秘诀,谈自己永不退休,兴致来了他还不失时机地飚上一段英文。

在办公楼的大厅里,一块大屏幕播放着国庆前夕在北京举行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的短片。与红星新闻记者一起走过时,他会驻足观看,还会向身边人介绍片中的获奖者,“这是孙家栋”,“这是黄旭华”……

回忆起自己走上颁奖台的情景,他说:“当时总书记问我,‘研究有什么进展?’。我说‘我们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总书记点了一下头,这说明他很关心粮食问题。”

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

目标是有生之年每公顷产粮20吨

去北京之前,袁隆平向超级稻告了个别。从北京回来第一件事,还是要下田看。两天前,他去了一趟广西,也是为了超级稻。在当天的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小龙村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上,他说:“选择灌阳作为工作站基地,主要原因是灌阳超级杂交稻和再生稻的产量非常高。”

2010年,灌阳县引进建立袁隆平院士高产攻关示范基地,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单产连续9年创广西第一。2019年,一季超级稻加权平均亩产1005.62公斤,连续3年突破亩产1000公斤。

工作站正式运营后,将由袁隆平带领科研团队开展杂交水稻选育与示范推广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扩展杂交水稻的种植区域,有效提高土地单面积产量,实现粮食增产。工作站将选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一系列杂交水稻新组合,完成亩产1200公斤的任务。

“亩产1200公斤”,这是目前阶段袁隆平心心念念的目标。10天后,在湖南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的大院里,另一块稻田将进行田间测产验收。“如果天气好就可能达到亩产1200公斤也就是每公顷18吨。农业和气候条件有关,需要很好的生态条件。如果一天到晚下雨,阳光不足就可能达不到18吨”,“我的有生之年希望试验田能达到每公顷产粮20吨的目标,从光能利用率来讲,湖南的辐射按2.5%的光能利用率,这样的辐射能力最高产量可以达到22.5吨”。

年届90岁没想过退休

坦言最怕老年痴呆

“袁老仍然每天到办公室工作。”袁隆平的秘书辛业芸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是什么让袁隆平如此高龄还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他总结的健康长寿秘诀有三个:“遗传、运动和开朗”。“健康第一个是遗传,要看基因是不是健康。我的母亲身体非常好。上世纪80年代,90岁已经算非常长寿的。她是长寿的,所以我的遗传基因好。第二就是我喜欢运动,我喜欢游泳,原来还天天打排球,后来偶尔打,最近不打了。第三个是开朗,不为小事斤斤计较。”

2015年卸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职务时,袁隆平曾表示,仍将继续负责科研项目,并负责具体的科研工作。4年过去,记者再次提起退休的话题,他说:“我估计我没有退休了,我身体还好。很多人退休了反而有失落感,我没有。一退休在家里没事做。我只要身体好,能工作就行。”但袁隆平也坦言,随着年龄增高他最怕的就是老年痴呆,“我搞研究最怕老年痴呆,脑瓜子不行就完了,幸好还没有痴呆”。

他讲到,今年3月在海南三亚,医院的医生测试他有没有老年痴呆,让他计算95加13等于多少。“我当时一下子就算出来。医生说,‘心算两位数都能算出来,没有痴呆,没有痴呆’”。

↑试验田

推广前曾试验失败,他说服大家

杂交水稻40多年来从中国走向世界

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刚开始培育杂交水稻的情形,袁隆平会将一次失败的经历津津乐道。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些地方的饥荒,让袁隆平内心无法平静,对于学农业的人来说,“应该把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当成重要任务”。

在一次选种的时候,他偶然发现一棵鹤立鸡群的水稻,进一步培育他发现了杂交水稻与众不同的优势。但当时很多人并不相信杂交水稻的优势,他要在农科院做试验说服大家,让院里支持做杂交水稻的研究。“当时我们用常规稻作对照,把杂交稻种在田里面,种了四五分田。收获的时候大家都来看产量,结果稻谷的产量还减产5%,稻草增产60%。于是开会有人讲风凉话,说‘人要是吃草,你这个杂交水稻大有发展前途’”。

“院里的领导问,还要不要做杂交水稻。我说:‘做!’”,袁隆平说,“我说表面上我是失败的,本质上我是成功的。现在真正的焦点水稻有杂种优势。增产的稻草也是它的优势。但我们技术选择不当,如果我们改进技术,把优势改良到稻谷上,稻谷就可以增产。”最终院里支持了杂交水稻的研究。

“‘优势表现在稻草上是技术问题,但它有优势是原则问题’,就这么一句话我说服了大家”。

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当时平均产量每亩1300多斤,常规稻只有400多斤。后来杂交水稻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种植杂交水稻。

袁隆平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谈过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希望水稻不断高产;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袁隆平说,今天不管是越南、孟加拉国,还是发达国家,甚至是超级大国美国。在美国60%的稻田种的是我们的杂交水稻,比他们当年的优良品质增产25%。说明杂交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最发达的国家,杂交稻一样的比当年的品种增产。

今天全球有稻田一亿六千万公顷,已经种植杂交水稻的有700万公顷。杂交水稻实现了平均每公顷两吨的增产。

如今,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袁隆平正和他的同事们免费推广杂交水稻。“马达加斯加常规稻的产量是每公顷2.5吨,而我们的是每公顷7吨。帮他们增产了一倍多。现在马达加斯加有30万公顷杂交水稻。”

在非洲的其他地区,也在积极推广杂交水稻,谈起这些,袁隆平飙起了英文:“Because China helps them to Develop hybrid rice, African countries will have bright future tomorrow.”(因为中国帮助他们发展杂交水稻,非洲国家的明天将是光明的)

袁隆平算过一笔账,如果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种杂交水稻,按照每公顷增产两吨,全球可以增产一亿六千万吨粮食,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这会对全球的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起到很大作用”。

10月12日这天,红星新闻记者和“90后”袁隆平聊了聊他的梦想和现实。这位一直在工作的“90后”满脑子想最多的依然还是杂交水稻。

以下为对话实录↓↓↓

对话摘录:

红星新闻:您已90高龄,但是精神矍铄,有什么保持身体健康和思路敏捷的方法?有想过退休的事么?

袁隆平:健康第一个是遗传,要看基因是不是健康。我的母亲身体非常好。上世纪80年代,90岁已经算非常长寿的。她是长寿的,所以我的遗传基因好。第二就是我喜欢运动,我喜欢游泳,原来还天天打排球,后来偶尔打,最近不打了。第三个是开朗,不为小事斤斤计较。

对于思维训练。医学杂志上讲中国很多老人85岁以上就开始有不同程度的痴呆,我今年在三亚的301医院,医生测试我,问我95+13等于多少,我一下答出来了。医生说,“心算两位数都能算出来,没有痴呆,没有痴呆!”

我估计我没有退休,我身体还好的话。很多人退休了反而有失落感,我没有失落感。一退休以后没有事做,坐在家里?退休对我来讲是不存在,只要身体好,能工作就行。现在最怕痴呆,搞研究最怕痴呆,脑瓜子不行就完了,幸好我还没有痴呆。

红星新闻:您认为未来杂交水稻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在哪?

袁隆平:对于杂交水稻产业化。我的两个梦,一个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从全球来讲,全球有稻田一亿六千万公顷,就是有23亿多亩。现在在国外,已经种植杂交稻有700万公顷,将近一亿亩。平均每公顷增产两吨左右。不管是印度还是越南、孟加拉国。发达国家照样增产。最发达的国家,我们讲超级大国superpower,美国60%的稻田种的是我们的杂交水稻。比他们当年的优良品质增产25%。说明杂交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最发达的国家,杂交稻一样的比当年的品种增产。

非洲搞得比较好的是马达加斯加,有30万亩了。平均每公顷产粮7吨左右,他们当地的品种每公顷2.5吨到3吨,现在增产了一倍。他们总统去年在博鳌接见我,我就讲我们最高产量达到十几吨,他们说这是天文数字,不敢想象。

近年来,有4个国家总统或总理访问我们的研究中心。我们在很多国家推广杂交水稻钱都不要。

红星新闻:现在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怎么样?

袁隆平:原来上个世纪主要解决温饱问题,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不满足吃饱,还要吃好。我们也做了战略调整,不但让老百姓吃饱,还要吃好。原来都说优质和高产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没有对抗性的矛盾。原来说优质不能高产,高产不能优质,其实只是难度大。

去年在青岛,两位日本专家,一位是日本稻米协会的副会长。日本水稻有个品种叫越光,这个品质非常好,日本人很骄傲。这种稻米在北京卖80块钱一斤。我把我们的超级稻给他们品尝,他们说非常好,可以和“越光”媲美。

我在日本得过月光奖。“越光”亩产800市斤,我们的超级稻亩产800公斤。大面积翻了一倍。日本人很骄傲,但在水稻面前他们很佩服,他们说“你们的水稻品质不错,产量也很高”。

红星新闻:您多次谈到您的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也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那您对年轻人实现梦想有没有什么建议?

袁隆平:大家都有梦想,但是有一条:理想要高雅,不要专门向钱看。现在有些不太好的倾向,年轻人的理想是赚大钱。当然可以赚钱,但要能赚对社会、对老百姓有益的钱。我记得列支敦士登的国王说,他有很多公司,他说有一条我赚钱是为做好事的赚钱,我可以贩毒、开赌场、贩武器赚钱,但是我不赚。我要做好事赚钱。做好事赚钱很好。我的理想要靠做研究实现,每个人实现理想的方式不一样。

红星新闻:上世纪六十年代您为什么想到研究杂交水稻?

袁隆平:当时粮食非常短缺,爆发饥荒。当时我是学农的,应该把如何提高粮食产量作为我们很重要的任务。在那个时候我们在田里选种,很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鹤立鸡群的水稻,长得非常好,非常大。我欣喜若狂,就把他留下来。第二年种上去,种了一千多株。结果抽穗的时候,完了。稻子高的高矮的矮,穗子大的大小的小。没有一株像上一代一样好,我就非常失望,本来我的品种是要成“龙”的,结果是个“虫”。失望之余来了灵感,常规稻不可能这么高高矮矮,我选的鹤立鸡群的稻子是个杂交稻!是个天然杂交稻!那个时候是1962年发现的,1963年、1964年我就正式研究了。

但当时很多人看不到杂交稻的优势。我要说服大家,说服院里支持杂交水稻的研究。当时我们用常规稻作对照,把杂交稻种在田里面,种了四五分田。收获的时候大家都来看产量,结果稻谷的产量还减产5%,稻草增产60%。于是开会有人讲风凉话,说“可惜人不吃草,人要是吃草,你这个杂交水稻大有发展前途”。

院里的领导问,还要不要做杂交水稻。我说:‘做!’。我说表面上我是失败的,本质上我是成功的。现在真正的焦点水稻有杂种优势。增产的稻草也是它的优势。但我们技术选择不当,如果我们改进技术,把优势改良到稻谷上,稻谷就可以增产。最终院里支持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优势表现在稻草上是技术问题,但它有优势是原则问题”,就这么一句话我说服了大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