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文化 湖湘文化 查看内容

湘剧70年:像湘江水一样向前奔流不息

2019-10-15 15:30| 发布者: cnxqw| 查看: 44486 |原作者: 夏君香|来自: 红网

摘要: 10月10日晚,湖南省湘剧院“盛世华诞 湘韵流长”建院70周年大型湘剧演唱会在长沙举行。红网时刻记者 夏君香 长沙报道10月10日,长沙音乐厅。丝弦锣鼓一响,一段段行云流水的高腔过后,一阵阵如潮的掌声不时响起。当 ...

10月10日晚,湖南省湘剧院“盛世华诞 湘韵流长”建院70周年大型湘剧演唱会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记者 夏君香 长沙报道

10月10日,长沙音乐厅。丝弦锣鼓一响,一段段行云流水的高腔过后,一阵阵如潮的掌声不时响起。

当晚,湖南省湘剧院“盛世华诞 湘韵流长”建院70周年大型湘剧演唱会在此举行。他们以这样特别的方式,用湘剧人自己的声音,唱出了新时代的崭新气象,展现出湘剧艺术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70年来,湖南省湘剧院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走过了一段栉风沐雨的峥嵘岁月,院团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几辈湘剧人的努力,湘剧艺术日渐声名远扬,成为湖南一张闪耀的文化名片!

《琵琶上路》剧照。资料图

数百年湘剧雅俗共赏

朝霞漫过山野,燃烧在高高低低的屋檐上;铿锵的锣鼓、婉转的唱腔随着鼓点凌空而来,悠扬的旋律飘荡在层峦的大山深处。

十里八村的村民们或扶老携幼,或三五成群结伴赶来,甚至还有人提前一天到来,在村里亲戚家住了一宿,就为“看看热闹”。

7月11日,历经10个小时的车程,一支超过160人的演出队伍来到湘西自治州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开启了湖南省2019年“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首场演出。

短短2个小时,戏台上青衣粉黛,演员们时而唱做,时而对白;戏台下数百热情的观众时而齐声喝彩,时而掌声雷动。

这是由湖南省湘剧院承办的全省大型文艺惠民活动,更是剧院数千场“送戏下乡”的一个缩影。

7月11日,湖南省2019年“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文艺惠民演出启动仪式在湘西自治州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举行。

“我已经算不清参加过多少次‘送戏下乡’了,估计也有几百场了吧。”虽然是年轻演员,但团里每次有下乡演出任务,曹威治都冲锋在第一线。

在舞台候场区,曹威治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她的前胸和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她告诉记者,每次下乡最大的障碍其实是坐车。“我从小就晕车,山路颠簸更是要了命了。但演出后,总有老百姓握着我们的手说‘你们唱得太棒了,湘剧还得靠你们’!那一刻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如果有人问我,湘剧还能走多远,我会告诉他,湘剧就像湘江水的流淌,因为有湖南人源源不息。”

在左大玢的指点下,曹威治对湘剧的认识有了质的提升。

让曹威治引以为豪的湘剧是湖南的代表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明代源于弋阳腔,后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了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主要分布在长沙、株洲、湘潭、益阳等城市以及湘、资两水流域之湘中、湘东地域和江西西部地区。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洞庭湘剧团(湖南省湘剧院前身)成立,湘剧和新中国一起迎来了新生。1953年,改名为湖南省湘剧团,1959年扩建为湖南省湘剧院。

20世纪50年代,湘剧院被国务院誉为全国十大剧院之一,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单位、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湖南省唯一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省级院团。

“靠把惊人、花脸吓人、旦角媚人、小生爱人、小花脸笑死人”,在还没有电视、电脑的那个年代,湘剧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凝注了太多文化历史内涵,早已是民间自娱自乐不可缺少的艺术形态。

“那个时候老百姓对戏曲的渴求,是现在的人们没有办法去理解的。我们在宁乡、桃江演出时,买票要凭户口本,一个户口本只能买3张票。”今年74岁高龄的湘剧演员王永光谈起湘剧当年的发展盛况时说。

《凤箫怨》剧照。湖南省湘剧院供图

一代代湘剧人初心不改

86版《西游记》“观音菩萨”这个角色,让左大玢家喻户晓。

熟知左大玢的人都知道,她还是一名优秀的湘剧演员,是湖南省第一朵“梅花奖”的得主。

左大玢的母亲郑福秋是湘剧四大名旦之一,受家庭的熏陶,左大玢也就从小钟情于戏剧。1954年,年仅11岁的左大玢进入湖南省艺术学校湘剧训练班,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湖南的第一批戏曲演员。1957年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湘剧院,拜著名湘剧演员彭俐侬为师,学到了拿手戏《双拜月》《捡柴赠银》等。

既有家传,又得师承,左大玢在唱腔、表演、基本功等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她饰演《断桥》中的白素贞、《百花公主》中的百花公主、《生死牌》中的黄秀兰、《凤箫怨》中的郁梅、《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逼上梁山》中的贞娘等,都极受欢迎。

1956年,田汉带着省湘剧训练班的一群小演员去北京向毛主席作汇报演出,那是左大玢第一次见毛主席,虽然没有表演节目,但仍兴奋得几夜没有睡着。

“主席对家乡的湘剧非常热爱,每次回湖南视察工作,几乎都要组织‘湘剧专场’演出。”渐渐地,左大玢与毛主席熟悉起来。此后,毛主席每次回湖南,左大玢几乎都会被派去接待。

说起因为湘剧和毛主席结下的这段忘年交,多年之后,年近耄耋的左大玢眼里还是闪着泪光。

左大玢今年76岁,在湘剧舞台上演出了66年,成功塑造了70多个艺术形象。2003年退休之后,左大玢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培育湘剧后备人才上。

上城下乡,演出不断,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前一天晚上演出完后,演员们连妆都不卸,第二天继续连演3场。像这样将毕生精力放在传承、推广湘剧艺术的戏剧家远不止左大玢一人。

湘剧艺术大师徐绍清,湘剧表演艺术家彭俐侬、刘春泉、董武炎,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获得者王永光、贺小汉、王阳娟、唐伯华等,名领一时之风骚,塑造出一个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马陵道》剧照。湖南省湘剧院供图

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他们创排了一部又一部经典剧目。根据湘剧舞台剧拍摄的戏曲电影《拜月记》《生死牌》《园丁之歌》《山鬼》《马陵道》《李贞回乡》风靡全国;湘剧现代戏《园丁之歌》,影响巨大;湘剧高腔《山鬼》,参演中国首届戏剧节,震惊剧坛;湘剧高腔《马陵道》,获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

改革开放初期,迅速变革的时代和演员们的精湛表演,让湘剧走入了黄金岁月。

1988年,湘剧高腔《山鬼》,参演首届中国戏剧节,震惊剧坛;1990年,传统戏《琵琶记上、下集》演出成功,获国家文化部首届文华新剧目奖;1996年湘剧高腔《白兔记》赴石家庄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东方戏剧展演”,震惊四座;1997年,新编历史剧《子血》晋京演出,获国家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1999年,新编历史剧《马陵道》为建囯50周年献礼演出,2000年获得国家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大奖。

庞焕励、邵展寰、朱米、冯伏强、邓海燕、徐军、李希恩、钟革、廖静虹、吴伟成、陈晓红等一批中年优秀演员,聂荔、李姬娜、夏竞、曹威治、张丽华、蒋青青、孙登、王艳军、李文科等青年优秀演员接过接力棒,挑起了传承湘剧艺术的大梁。

《月亮粑粑》剧照。湖南省湘剧院供图

紧跟时代探新路

帷幕缓缓拉开,洁白的月光伴着雪花洒满舞台,远处传来悠扬的山歌:“月亮粑粑跟我走,我跟月亮提笆斗,笆斗装了三升米,一送送到大屋里。大屋的姑娘圆团团,养个伢子考状元……”

2015年,一部新式湘剧《月亮粑粑》横空出世。《月亮粑粑》原是一首长沙童谣,湘剧高腔《月亮粑粑》根据真实人物原型创作,讲述了女教师秦雅云在一个贫困小山村30年坚守与奉献的动人故事。

该剧主演、国家一级演员王阳娟坦言,乡村女教师的故事虽是老题材,但是《月亮粑粑》完全摒弃了戏曲程式化的东西,而是强调演员表演的成分。“古老的戏曲要在这个追求新鲜的社会立足,必须紧跟时代,贴近生活,想办法把年轻人带进剧场。”

剧式的改变、音乐的创新,使《月亮粑粑》整部戏都充满了生活气息,也让古老的湘剧变得年轻、新鲜。

从跨界非遗,到走上大银幕,近年来,湘剧正以创新的表现形态、故事内容,走进大众视野。创作的《李贞回乡》《谭嗣同》《玉龙飞驰》等一大批优秀剧目紧跟时代步伐,屡次获奖。

湖南省湘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向东介绍,近年来,湖南省湘剧院在复排经典和创作历史题材剧目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现实题材剧目创作,取得了诸多新突破。“11月上旬,将在江西抚州举行的2019年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湘剧已列入其中。此外,新剧《魂呼归来》也已进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第二轮答辩。”

“当然,创新也很重要。”杨向东表示,在通过复排传统剧目、扶持年轻演员、加强制度建设等多措并举的同时,湘剧还将着重在改革创新这块发力,让湘剧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包装上、舞蹈上、服饰上、声腔上,以及舞台的呈现上都将有所调整,既保留湘剧原汁原味的厚重感,还要呈现出轻松愉悦的美感。”

杨向东说,除此之外,他们还尝试以文创的形式,配合视频,将历史人物、湘剧剧目等植入其中。“从进校园开展相关讲座、展览的情况来看,效果很好。通过这种直观、实用又新颖的方式,可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给年轻一代,而他们也乐意接受。”

他还透露,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湘剧也将深入思考跨界融合。未来,将结合部分旅游景点,借鉴话剧、歌剧、舞剧等不同剧种的优势,融合打造全新剧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