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旅游 乡村振兴 查看内容

灾后重生 中华山食用菌续写“新篇章”

2019-11-2 14:43| 发布者: cnxqw| 查看: 38038 |原作者: 骆文文 花维竺|来自: 多彩贵州网

摘要: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骆文文 花维竺)2016年7月3日12时至7月4日8时,因连续强降雨,铜仁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洪涝灾害。这场洪灾,使敖寨乡中华山村正值采摘季节的1000亩1000万棒食用菌毁于一旦。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 ...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骆文文 花维竺)2016年7月3日12时至7月4日8时,因连续强降雨,铜仁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洪涝灾害。这场洪灾,使敖寨乡中华山村正值采摘季节的1000亩1000万棒食用菌毁于一旦。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这一大片食用菌生产基地,全是灾后重新建起来的。”敖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会说。

采摘时节,中华山坝区食用菌生产基地一派“热火朝天”之景(段凌睿 摄)

  如今,巍巍中华山下,1200余亩食用菌生产用地,6家食用菌企业,6家专业合作社......如涅槃一般,中华山村从灾后的一片残破中,重新书写着年产菌棒2000万棒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新篇章。

  因地制宜选产业 巧调结构谋发展

  中华山村因倚靠中华山而得名,村子坐落于峡谷地带,雨水充足,山地垂直海拔落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十分有利于食用菌的人工栽培和自然生长。

  “在中华山村,香菇种植可实现高海拔(780m)冷凉区菌棒生产,低成本越夏防烂棒,成熟菌棒运到低海拔(320m)河谷区出菇。”中华山坝区食用菌产业发展技术指导专家、铜仁科学院高级农技师邓海平说,山地垂直海拔落差大的自然条件是中华山村种植食用菌的优势之一。

黑木耳菌棒正在产菌阶段(本网记者 花维竺摄)

  2018年,贵州省农委印发《关于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以全省1641个500亩以上坝区为突破口,大力调减玉米等效作物种植,发展优质稻、蔬菜、草本中药材、食用菌等有市场需求的高效经济作物。中华山坝区便是其中之一。

  “食用菌产业有投资周期短、见效快,四季生产、全年上市,产量高、质量好、收益高等优势。”敖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会说,这是中华山村选择种植食用菌的主要原因。

  敖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会正在向记者介绍香菇的生长特点(本网记者 花维竺摄)

  2018年,中华山村食用菌产业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培育生产了平菇、香菇、黑木耳等产量较高的菌类,试点种植了灵芝、羊肚菌、灰树花等市场稀缺菌类。

  “按每棒产菌菇1.5斤,按市场价3.8元每斤算,除去成本,每棒利润在2元左右,每亩摆放1万菌棒,亩产利润在2万元左右。”敖寨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胡征宽给种植食用菌收益算了一笔账。

  中华山村大变样 精准布局收益高

  中华山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农业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群众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除了外出务工以外,基本上都是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活。

  54岁的中华山村村民刘建英现在是中华山村集体经济及精准扶贫产业示范点的一名食用菌采摘工人,在此之前,刘建英在自家田地里种玉米和稻谷,每年稻谷的收成还不够一家四口人的吃食。

中华山村村民刘建英正在采摘香菇(本网记者 花维竺摄)

  如今的中华山村已然是大变样,狭长平坦的地面已建成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个,集体经济暨精准扶贫示范点1个,食用菌企业6家,专业合作社6家。“我每天工作8小时,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年底有1600元分红。”刘建英说,自己对现在的生活状况很满意。

  为打造食用菌品牌,中华山村与铜仁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依托公司平台打包升级坝区食用菌产品,走电商平台,将优质菌菇销往苏州、怀化等地。

中华山食用菌生产基地产出的香菇(本网记者 花维竺摄)

  “我们将新鲜的食用菌采摘后,立即装箱冷藏,一个电话,铜仁的商家立刻上门收购。”中华山村食用菌基地管理员刘丽华说,晒干的菌菇产品则以袋装制品形式,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出去。刘丽华告诉记者,去年制成的“干货”就有1.5万多斤,收入近30万元。

  利益联结动力足 贫困农户荷包鼓

  在来到中华山村食用菌产业园工作之前,李菊花在上海一家制衣厂打工。“在家里工作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每天70元工资,只上8小时,下班后还有时间喂猪。”

  更让李菊花欣喜的是,作为贫困户,她去年得到了1600元分红。这得益于中华山村开创的“622”利益联结机制,即把产业纯利润的60%给贫困户、20%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20%奖励合作社管理人员。产业利润越高,贫困户的荷包越鼓。

中华山村村民李菊花正在采摘香菇(本网记者 花维竺摄)

  李菊花还将家里的一亩闲置土地交给了村集体流转,由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统一托管,每年获利800元。“有工资,有分红,有租金,还是比在外面打工好。”李菊花笑着说。

  “产业要靠老百姓,才能真正壮大。”敖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会说,“622”利益联结机制使贫困户成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最大股东,每年可获得就业薪金、土地租金、贫困户入股保底分红三笔可观的稳定收入。

敖寨乡集体经济“622”模式发源地 (段凌睿摄)

  去年,中华山食用菌基地年利润达3100多万元,带动当地530多户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其中全村2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

  未来,这片灾后重生的土地上,中华山食用菌将续写新的产业“奇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