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盛世湘黔 湘黔头条 查看内容

“数”说湖南彰显精准扶贫成效

2019-11-5 15:41| 发布者: cnxqw| 查看: 28738 |原作者: 婧蓝|来自: 红网

摘要: “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进展:6年来,全省减少贫困人口684万,平均每年减贫人口超过 ...

“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进展:6年来,全省减少贫困人口684万,平均每年减贫人口超过100万,贫困发生率降至2018年底的1.49%,贫困县由51个减至20个。今年,剩余20个贫困县有望全部脱贫摘帽。三湘大地,这场脱贫攻坚大战的决胜之势已经形成。

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引领中国扶贫迈入新时代。事实胜于雄辩,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不仅仅是一个突破贫困策略的变化,而是一种思维上的革新,一种行动上的创新,给打赢整个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新的力量。一个个数字就是精准扶贫上的一个个“硕果”,一张张“证明”,用它独特的方式去记录精准扶贫的成果,也用这样的方式证明,精准扶贫能够撬动贫困的根。

在“一鼓作气、再接再厉”中展现扶贫责任不减。近日,杜家毫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再次指出,湖南还有20个贫困县、83万贫困人口,是贫困的最后“堡垒”。6年的时间,让我们见证了精准扶贫带来的成效,但是在成绩的面前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有丝毫停歇,相反,应该看到脱贫的工作还未完成,脱贫的态度不能懈怠,脱贫的力度不能放松,要一鼓作气、再接再厉,继续前进。

在“全国第一”中见证扶贫资源精准使用。“在全国率先制定下发《全省贫困村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探索出‘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在全国率先推出‘财银保’; 建立劳务协作‘三张清单’(任务清单、稳岗清单、责任清单)和全国首个贫困劳动力劳务协作市场;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社会扶贫网’线试点;探索出‘互联网+监督’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在全国首创脱贫攻坚‘三个落实’动态管理监测平台;”这每一件事情,都是根据湖南的具体情况精准施策的具体工作,通过这样的精准施策,让扶贫的资源得以精准使用,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扶贫效果。

在“十八洞村”中激发精准扶贫斗志。“十八洞村”可以说是湖南精准扶贫的一个“样板间”,是看得见的扶贫“成绩单”。“2017年2月,全村136户53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成为湖南省首批脱贫摘帽村。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至2018年的12128元,村集体经济从空白发展到70万元。”从这样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十八洞村在扶贫上发生了巨变,也让我们在这样的“例证”面前,看到战胜更多贫困的希望,激发更多的党员干部向贫困出击,向幸福出发。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精准扶贫的道路并不容易,需要精准扶贫的好政策,需要一批又一批的扶贫先锋,也需要贫困群众化身“扶贫战士”,越是在靠近目标的时候,越是不放松,才能够一鼓作气,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