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 记者 廖慧文 实习生 黄坤琳 通讯员 陈子慧
冬日,暖阳融融。车行山路,向平江福寿山顶爬去。海拔升到1500米,望向远处,天际线发出纯净的蓝光,耳边只余山风和鸟鸣。就是这样一个交通不便,仿佛远离人群的静谧山林,却曾热闹了近千年,直至近百年间才归于寂寥。2015年8月至9月,为配合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称“省考古所”)对工程所涉及范围内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勘探。在上水库范围的一个小山谷内,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处古寺遗址及一处造纸工坊遗址。今年8月,省考古所联合平江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组成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12月3日,考古人员介绍了遗址发掘的相关情况。
南宋始建的福寿山寺:见证一个家族的兴旺迁徙
(发掘现场 郭立亮 摄)
站在近4000平方米的大湖坪遗址上,目之所及,灰白色的柱础、房基、舂臼、房屋、储水石槽等建筑构件及生活遗物散落。“这些石构件的石料是就地取材,但属于不同时代。在建筑基层和地层中出土了大量宋元青白瓷。而方志、家谱也证明了这座寺庙始建于南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江大湖坪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杨宁波介绍。在南宋的建筑基层之上,还叠压着元、明的遗存以及清代流寇山寨遗存。
(明代雕花石构件 郭立亮 摄)
杨宁波介绍,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这座寺庙是由从江西迁往此处定居的陈姓家族修建。陈姓家族一度兴盛,到明代初年,陈氏家族又重修了寺庙。在遗址北部的高台上发现了五尊石像,石像虽已缺失头部,但从风格来看,应当是福寿山寺明代重修时制作的神像。遗址附近,还有明代的陈氏族人墓地。
(石雕神像 郭立亮 摄)
“这座寺庙展现出鲜明的民间性。”杨宁波说:“它是一座佛道兼容的寺庙,最初兴建时就迎合了民间世俗化的信仰,没有严格地区分佛教和道教。同时,因由陈氏家族出资,又兼具了一定家庙、宗祠的功能。”明代洪武年间,陈氏家族迁往山脚下居住。目前,山下村落仍有陈姓聚居。
清代初年,寺庙被毁。据同治平江县志记载,流窜来的土民占据了寺庙北部高地,修筑起防御工事。雍正初年,“流寇白二啸聚山中。”目前,我们仍可看到7层大小不同的石块垒砌成的高约4米左右的挡墙。
晚清民国造纸遗存:这里曾出产平江竹纸
(造纸遗存 郭立亮摄)
大湖坪遗址周边,九龙溪泠泠环绕,绿竹杉木杂生,石灰岩随处可见。竹木、水源、岩石,造纸条件备至。在寺庙遗址北部,是一个晚清到民国时期的造纸遗存,保留着多个沤竹池和一组房屋遗迹。
造竹纸,需要将青竹压至扁碎,以石灰蘸透蒸煮5、6日,投入沤竹池冲浸几日成麻皮状。再反复煮、淘,方成纸浆。据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平江造纸业较为发达,曾行销三湘。
(明代地层出土瓷器 郭立亮 摄)
而沤竹池旁边的房屋遗迹极具生活气息,通过舂臼、水缸、火坑等遗迹,我们仍能分辨出厨房、厕所、工作间、储藏室等。
这些造纸手工业者,过着简单、朴实的劳动生活。“东门之池,可以沤麻。”《诗经》中的劳动对歌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杨宁波称,我省发掘的寺庙遗址和造纸遗址较少。大湖坪文化遗址的发掘,不仅让我们对宋元明时期的民间信仰和人民精神生活有了一定了解,也让我们看到了晚清民国时期湖南的平江造纸的场景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