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人物 查看内容

伍继延:勇是性格,敢是行动

2014-8-9 12:24| 发布者: cnxqw| 查看: 51075 |来自: mangazine精英

摘要: 他是湖南商会的缔造者,也是中国民间商会组织建设的理论家和活动家,他坚信,中国的转型,以商会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将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虽然未能跻身万通创始人的君子系列,他却在另一个方向上开启了极具影响力的华 ...
   
   他是湖南商会的缔造者,也是中国民间商会组织建设的理论家和活动家,他坚信,中国的转型,以商会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将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虽然未能跻身万通创始人的君子系列,他却在另一个方向上开启了极具影响力的华商大道。
    启航新未来—阳光100成功上市答谢酒会上,万通六君子相聚,作为曾经的好友、哥们,伍继延惊奇地发现了王功权的身影,他有三个没想到。
    第一没想到,是王功权能够出席活动,伍继延于是破例在贵宾室休息时求与王功权合影;第二没想到,是易小迪致辞时主动提到,他曾经邀请王功权在筹备上市时担任过几天独立董事;第三个没想到,是喝酒时潘石屹问他这几年在干什么,伍继延说自己在以商会为基础从事社会组织建设,潘马上反问什么是社会组织。看到潘石屹真诚好学的眼神,伍继延解释:你们现在干的上市公司是市场经济转型,我没有你们的能力,所以选择做推动经济转型中的社会转型。
    南下海南,藏龙卧虎
    老友相聚,趣闻多多,伍继延回忆起海南体改所那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1988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海南建设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立马成为中国新的“延安”,吸引着一批批有识有志青年南下创业。组建海南特区的,是改革派的两员大将—当时已经退休的广州市委书记许世杰和深圳市委书记梁湘,此二人,分别任过海南省委书记和省长。“只要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只要是共产 党领导,什么都可以搞”。伍继延感慨,创建海南特区当时是一条不得了的思路。
    伍继延当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幸运地调入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这个政研室另外一块牌子叫海南省政府体改办。“那时候我们海南省体改办好给力的—全国都是叫做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只有我们海南省,下设经济改革处、政 治改革处和农村改革处。我们那时要搞全面改革,不止是经济的问题。实际上来讲,是为中国的未来探索道路。邓小平当时讲了,我们更大的一个经济特区叫海南,海南的面积和台湾差不多,搞起来了不得了。我们甚至认为海南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政策研究室可不是一般的部门,不仅要管研究,还要管执行。海南体改办下设海南改革发展研究所,那时的海南体改所虽然才十来个人,却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配置了不少得力的人,而且成材率奇高,不少人都成为未来的大腕。1988年,冯仑、易小迪、王启富和伍继延都在海南,在体改所成为同事。新成立的海南体改所就是在这些“南下”干部带动下干起来的。体改所的哥们都戏称负责信息部的伍继延是唯一正式干部,因为他的人事关系已经调入。“冯仑当时任常务副所长,王启富负责办公室,不过他的关系还没调过去。易小迪还是以硕士生身份在所里实习,他是1989年才毕业的,1988年在体改所实习了大半年,拿到毕业证准备直接进体改所工作,没想到毕业时海南体改办被撤。” 伍继延回忆。
    万通结义,非常“6+1”
    相对其他几个人,潘石屹下海较早,1989年,他跟着公司老总来了海南。特区经济下的海南流行办公司,潘石屹等一干人马就挂靠体改办办了亚太信息咨询公司。1988年,王功权也来到海南,他当时在一家省属国企二级公司当经理。
    1989年,经过一番波折,大家都没了单位,只有下海。伍继延因为人事关系还在海南体改办,回到机关继续拿工资。没想到1990年,冯仑衣着光鲜地回来,形象气质都变得十分“高大上”。大家久别重逢凑个饭局,冯仑掏出名片,“乖乖,南德公司总裁政务秘书”,这名片着实让伍继延吓了一跳,“当时哪有这么牛逼的职位”。南德的老板,就是创造了个人财富神话、极具争议的牟其中。
    冯仑如此风光,潘石屹也搞了个小公司优哉游哉,易小迪开了家印刷厂日子还不错,伍继延却仍在体改办“苟延残喘地拿着工资”。不过那个时候,伍继延根本没想过要下海。1991年,冯仑来找伍继延,要他帮忙注册一家新的公司。伍继延帮冯仑三下五除二地办好了手续,没想到老板变卦,答应给冯仑的总裁职位变成了常务副总裁,冯仑受不了那份气,索性不干。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冯仑找到伍继延,又弄到第二个执照,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这一次,冯仑从牟其中那“叛逃”出来,把几个流落江湖的兄弟找齐,于是,万通的雏形形成。这一次,伍继延还是没有舍得离开体制,“因为我在体制内还有一份工作,他们几个人反正没有工资拿了无所谓。我是读书人嘛,没有想通要去做商人。否则就是七君子了。”虽然没有成为万通的一份子,伍继延还是利用在体制内的方便在外围帮助“六君子”做了不少事情。“他们用几万块钱就搞了几百平米大的办公室,像模像样地开张了,做着做着就发财了。”提起老友的这段经历,伍继延唏嘘不已。
    1991年,当“万通六君子”合作开始创办公司时,伍继延凭个人对他们六个人的直观感觉,按照梁山泊的规矩分别取了诨名。冯仑外号“冯贤达”。在伍继延的感觉中,他始终是个社会贤达。伍继延给王功权起的外号叫“王老财”。因为王功权是学管理出身的,有认死理的习惯,管理比较认真、规范,甚至有点抠门儿。
    对于老财这个外号,王功权还不大服气,他反驳说,潘石屹才是老财。不过,伍继延给潘石屹取了一个更有意思的外号,叫“伪君子”。“为什么叫伪君子?因为潘石屹看起来是一个谦谦君子,但是骨子里是一个商人,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不管是冯贤达还是王老财,最后在商业上都不如潘石屹这个‘伪君子’。”
    易小迪,伍继延送个外号“好孩子”,这是个中规中矩的人,“到现在还守着原配过日子”。伍继延给王启富起了一个听起来不太好听的名字:“土包子,土里土气”。在伍继延眼里,王启富现在是本色不改,偶尔还骑个自行车,游一游运河。
独闯江湖,没有遗憾
    新公司成立,兄弟几个炒房炒别墅。潘石屹是个极有商业头脑的人,在这群人里,他的点子总是别出心裁。富于谈判经验的潘石屹有一张关系网,找贷款没有问题,他也懂营销,经过他营销策划的项目,价格就会被他谈上去。看着兄弟们发财,伍继延也坐不住了。他在体制内待了太久,不想再熬下去。“那时我也28岁了,这么年轻,在机关里就干这些事儿吗?”伍继延的关系圈子里毕竟还有一帮兄弟,1992年9月,他找人凑了20万,也办了一家公司。
    文化人,骨子里始终是文化。初做老板的伍继延有些“好高骛远”,想搞点文化产业,倒腾剧本,拍拍电视剧,但他还是没赚到钱,看着兄弟们炒这个炒那个,他也心动了,奋身加入炒地皮行列。说起炒地皮,伍继延承认,六君子兄弟确实有眼光。哥几个在全国布局做地产,潘石屹打头阵去了北京,易小迪因为老婆在南宁,去了广西。
    1992年10月,伍继延来到北京看望潘石屹。他一下飞机,潘石屹就接他去了怀柔,让他见识了万通现在的新新小镇那片荒地。兄弟们在怀柔拿到一千亩地,要建一个私营经济开发区。伍继延一听私营经济几个字,觉得太刺激,建议改为民营经济园,潘石屹接受了这个建议,他还建议伍继延也拿地搞开发,看到民营经济开发区规划的诱人图景,伍继延心动了。事后伍继延回忆,这是他签的第一份商业合同。签字仪式上,潘石屹弄来了红酒,拉起了横幅,“像模像样的,照相干杯啊,搞得很隆重”。
    合同虽签,伍继延一分钱也没付,他承认,这是自己违约的第一份合同。让他咋舌的是,这块地经过潘石屹一拨人的成功运作,一亩地评估到了三十多万,一千亩便是三个多亿,这就是北京万通公司的雏形。“野蛮生长,他们的套路真是厉害,一个皮包公司摇身一变成了上亿资产的实体企业。”
    与冯仑、潘石屹他们关系甚密,所以伍继延常常会被问到关于他们的事情。更有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你怎么没成为万通七君子?”伍继延总是玩笑略过,“历史上的七君子,被抓起来坐牢了。幸亏我没有去。”说罢,自己哈哈大笑。
   其实最初,冯仑是邀请了伍继延加入万通的。“当时也是一个选择问题。我印象非常深的是我当时还思考过,怎么样加盟进去。我当时跟王功权探讨,‘冯仑请我来,你们觉得我应该来做什么?’王功权当时说了句很牛逼的话—老伍啊,我们现在‘党中央国务院’都有人了,你来只能当‘政协主席’。我当时一算,我28岁了,到你这里当‘政协主席’有什么意思呢?与其我去搭便车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不如把湖南人的优势发挥出来,自己去干。”
    其实跟着他冯仑们干,会有稳定的发展。自己干,千难万难,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但伍继延还是选择单干。他说:“湖南人有很可贵的性格就是独立,关键时刻做选择时,会有独立的判断,不会人云亦云,随大流。这是一种勇。勇经常连着的词就是敢,勇如果说是一种性格气质的话,敢就是一种行为、一种选择。”
    没有加入万通,伍继延飞美国,闯重庆,最终,他把自己的事业之根落在湘商的组织上,并成立了一个湖南湘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他希望通过自己文人的知性和商人的敏锐,凝聚起天下湘商,并使湘商崛起影响天下。
    “我老婆现在还提醒我说,你当年要是加入就好了。我确实有希望成为第七人,但幸好没有加入,六个人,六是个好数字,六六大顺嘛。没错,这就是定数。我,六加上一,现在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没有遗憾,剩下的只有回忆,伍继延的路,在自己脚下。
    伍继延 著名商会活动家、湘商文化旗帜人物著有《在商言商?—湘商文化与现代商会》一书,现任中国湘商力量总评榜评委会主席、清华大学新百年基金理事、湖南大学校友总会常务理事、湖南湘商文化投资公司、北京华商天下文化公司董事长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