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财富湘黔 财经资讯 查看内容

贵阳贵安:互联互通 一张网一盘棋绘就融合发展新画卷

2020-3-13 00:39| 发布者: cnxqw| 查看: 39247 |原作者: 游红|来自: 贵阳网-贵阳日报

摘要:  在《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推动下,贵阳市和贵安新区吹响全面融合发展的号角。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贵阳和贵安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 ...

 在《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推动下,贵阳市和贵安新区吹响全面融合发展的号角。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贵阳和贵安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两地联合工作专班围绕贯彻落实《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坚持一张图、一个网、一盘棋,以规划融合引领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一系列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工程提速,一批带动性、关联性强的重大项目启动。 

  “20分钟进贵安、30分钟看风景”,贵阳贵安快速通道、市域快铁项目建设火热;

  路网、水网、电网、油气管网、地下管网、互联网“六网会战”全面打响;

  两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可办”建设提速,预计4月底前开设线上通办平台,5月底前开设线下通办窗口…… 

  此外,教育、医疗、生态、公积金、户籍管理等,更多的“融合”在谋划、在落地、在实施。眼下,一张全面互联互通、涵盖方方面面的“大网”正建设铺开,推动贵阳贵安各区域之间的功能整合和升级,推进两地实现融合发展新格局。

  互联互通提速 贵阳贵安融入“半小时通勤圈”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从无到有、从疏到密,贵阳贵安彼此通联的路网建设,正火力全开,加速推进。引人关注的两地快速通道“九横九纵”建设,也每天都在取得大进展。 

  观潭大道是“九横九纵”中的“一纵”,全长12.51公里,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3月初,在观潭大道的地勘现场,一片钻机轰鸣声。“道路建成后,从贵阳的观山湖,开车到贵安,只要16分钟。”项目有关负责人说。

  松柏环线北段,是“九横九纵”路网的重要“一横”,建成后将与磊马路、黔中路、松柏路贵阳段、花冠路一起组成贵安贵阳东西向的重要通道。该道路的起点设在黔中路与南环高速交会处,全路段设计时速60公里、双向6车道。通过松柏环线北段,从贵安新区出发,开车到贵阳甲秀楼,不超过30分钟。

  “一纵”又“一横”,今后将各自作好贡献,分流经甲秀南路到达贵安新区的车辆,缓解两地过境交通。

  同时,被誉为贵阳贵安融合发展“金腰带”的太金线、数博大道延伸段,两个项目近日也取得立项批复。根据规划,数博大道延伸段位于云岩区金关片区,起于贵黄路节点,点至太金线节点。该路段北接已建成通车的数博大道云岩段,后向南布线,下穿沪昆高铁。

  “数博大道延伸段,区位环境优越,项目的建设将加强区域交通功能,对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和增强城市聚集辐射能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都具有推动作用。”负责该项目的贵阳城投集团相关人员介绍。按照贵阳贵安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相连相通,“打造贵安贵阳半小时通勤圈,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部署,今年,两地将加快推进城市干道、轨道交通和有轨电车等10条互联互通道路(线路)建设,确保松柏环线北段、思孟路—孟溪路、金戈路、数博大道延伸段、宾阳大道延伸段、市域快铁西南环线贵安段建成通车,力争太金线、观潭大道建成通车,力争2021年轨道交通S1线全线贯通、有轨电车T5线建成投运。

  “在未来贵阳贵安的交通体系中,贵阳轨道交通S1、S2、S4等线路和市域快铁、有轨电车等,将通达贵安;贵安以快速轨道交通、新区快速路骨架网络为依托的‘双快交通系统’,和‘城乡一体、快慢结合、客货分离’的交通运输系统,将连接贵阳。”在此前的采访中,贵安新区规建局有关负责人说。 

  “六网会战”打响 发展的蓝图投射进现实

  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交通的互联互通是基础一环。

  让发展蓝图不断投射进现实,做好融合的谋篇布局,贵阳贵安坚持“一张图、一个网、一盘棋”,以规划融合为引领。在按照协同融合发展要求,统筹两地“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加快编制贵阳贵安空间区域协同化专项规划,统筹谋划贵阳市与贵安新区直管区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和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贵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空间格局。 

  阳春三月,复工复产后的贵安新区“忙”起来。当地一些村庄也因两地融合项目的开建,人气聚集、热闹非常。

  “交通好了,人也多了,我家房子也好租了,日子更幸福了。”近日,湖潮乡湖潮村的村民胡如凯在接受采访时说,贵阳市轨道交通S1线一期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后,以前经常因为断租而空置的房屋,现在住满了租客。湖潮乡是贵安新区的核心区域,2013年由原花溪区湖潮乡和原清镇市红枫湖镇六村一居合并而成。这个曾经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乡镇,在城市经济圈建设的过程中,交通提升、建设加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强了,人气旺了,农村变成了城市。 

  一片区域、四通八达,勾连城乡、繁荣产业。以路网为首,聚拢了水网、电网、油气管网、地下管网、互联网的贵阳贵安“六网会战”正在打响。

  去年11月7日,贵州省2019年四季度重大工程项目暨基础设施“六网会战”项目集中开工,涉及贵安新区的8个项目,涵盖交通运输、城市建设、能源原材料、信息服务几大领域,总投资268.23亿元,其中“六网会战”项目5个,总投资181.85亿元,包括贵阳市轨道交通S1线一期工程,花溪大学城松柏环线北段道路工程,华为配套项目(110KV变电站),东纵线(天府路至黔中大道段)道路工程,贵安供电局输变电工区项目。 

  “发展思路和方向一旦确定下来,发展的重点和路径就必须进行相应调整。”采访中,中共贵阳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颜节认为,要把贵阳贵安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统筹考虑,放在同一张蓝图中来规划,在城市交通同城化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等方面,要以两地实际为基础,结合资源优势,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规划和调整,确保贵阳贵安各个功能区各具特色、互为协同、共同发展。 

  立足实际统筹 实现融合发展新格局 

  城市是空间载体,更是吸引人才、产业落地的重要磁极。 

  在大力推动城市建设方面,贵阳贵安以花溪大学城片区为核心、马场片区为辐射,按照“建一片区域、兴一片产业、聚一片人气”的要求,加快建设“一城一带”,打造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样板区。 

  花溪大学城,是贵安连接贵阳的重要版块,也是贵阳贵安聚焦发展、提质发展的主战场。自贵安新区设立以来,花溪大学城在一片荒野中崛起,迅速推进骨干路网建设、畅通多条公交线路、招引多个商业综合体聚集,解决居民一站式购物……一个全省最大的高校聚集区,已建成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区域总人口达20万人,并入驻了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10所高校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成为贵安新一轮发展战略实施的主力军。 

  以花溪大学城为”磁场”,人来车往,贵阳贵安的联系互动越发紧密。来自通往大学城的公交车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730台次公交车出入,平均每小时可达50台次。人的“流通”,带动的是生产、生活、资源的“流动”。 

  立足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的实际需要,贵阳贵安将统筹两地公共资源布局,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全面提升整体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3月6日,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政务服务通”第三次联席会议上,相关部门围绕两地“政务服务通”开展研究、部署落实。预计4月底前,两地联合开设线上通办平台,5月底前开设线下通办窗口,6月底前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通办。 随着办事“一张网”、共同打造政务服务最优城市的推进,两地之间,涉及医疗、教育、人口、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与群众和企业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互联互通事项,正加速对接、科学实施,更多的“大网”正在密织。 

  按照部署,贵阳贵安将推动配套服务优质均衡,支持贵阳优质教育机构到贵安兴办分校,实现幼、小、初、高同城化,打造教育共同体;支持贵阳贵安医疗联合体建设和贵阳优质医疗资源设立贵安分院,共同打造区域医疗中心。统一贵阳贵安医疗保险政策,今年要力争实现两地基本医疗保险“三目录”统一、定点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直接刷卡结算。   

  着力疏通行政壁垒、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梗阻,两地还将加速资源要素按市场规律高效流动配置。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工作,努力打造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营商环境高地。促进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加快推动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户籍制度改革,实现贵阳贵安户籍同城化管理,为两地人力资源快速流动创造条件等。 

  起点高,更需要后劲足。 

  共谋一盘棋,加装“推进器”,找到“突破点”,必将全力推动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实现大突破,为贵州书写更精彩的时代故事。 (贵阳融媒体记者 游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