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湘黔网 首页 湘黔旅游 旅游资讯 查看内容

湖南溆浦隆回两地联动打造“中国最美花瑶景区”

2015-4-1 10:17| 发布者: cnxqw| 查看: 41753 |原作者: 舒刚斌 谌孙存|来自: 红网怀化站

摘要: 花瑶、梯田、秀美生态、醇厚文化,共同的资源优势将溆浦、隆回两地旅游拼成一张桌子。3月26日,隆回县政协主席黄和健、溆浦县人大主任刘生礼分别率团来到穿岩山森林公园,与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实控 ...

花瑶、梯田、秀美生态、醇厚文化,共同的资源优势将溆浦、隆回两地旅游拼成一张桌子。3月26日,隆回县政协主席黄和健、溆浦县人大主任刘生礼分别率团来到穿岩山森林公园,与湖南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实控人陈黎明共商合作,一致同意加强区域联动,将山背梯田、虎形山花瑶打造成“中国最美花瑶景区”。

地处溆浦山背的花瑶梯田在雪峰山上绵延15公里,形状各异的梯田从海拔300米的山谷一直铺展到1400米的山顶,层层叠叠1000多级,面积达6万多亩,雄伟、壮阔、秀美堪称一绝,与静谧祥和的统溪河休闲旅游、瑰丽奇绝的穿岩山森林公园、浓缩历史的阳雀坡古民居连带成片,共同组成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的优质旅游资源。

为把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打造成精品旅游景区,公司方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奋力创新业,建设新怀化”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投资1500万元从国内5家具有4A以上设计资质的规划设计公司中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按照这一方案,公司将投资1个亿建成从溆浦高铁南站、溆洞高速连接线直接进入花瑶梯田、穿岩山森林公园的索道,让游客享受到“乘坐高铁来山背,循着歌声去旅游”的愉悦。


劲头足不足,关键看实干。从去年9月以来,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公司全员发动,马不停蹄抓建设,投资3000万元硬化16公里景区公路、修建观光大坝、安装太阳能路灯,组织景区农民培训,扶植22户农民建设农家客栈,形成300床位的接待能力;与美国南方圆木屋公司签定合作协议,投入巨资引进美国元木建设景区高标准基础设施,截止目前,雪峰山旅游开发实际到位资金3.2亿元,完成项目投资1.2亿元,未来5年,雪峰山旅游对接桂林、龙胜、张家界、凤凰等精品旅游线路,总投资将达到12亿元。

陈黎明表示,生态文化旅游是怀化的支柱产业,雪峰山旅游拥有独特的稻作文化、花瑶文化、抗战文化、宗祠文化,完全可以打造成“中国的雪峰山,世界的雪峰山”著名风景区。

 

 

湖南日报记者金中基相关报道:

远古梯田三万亩 山背花瑶白云边

“高山高界好望天,旅游客人来瑶山……”

冲天炮,拦门酒,瑶山歌。这最古老的礼仪盛况,又一次呈现在云端般的瑶寨。

羊年正月初三,海拔1000多米的溆浦县山背花瑶古寨,迎来了春节后的第一拨游客。

“坐高铁去山背看花瑶梯田”,如今已是潇湘旅游的一个“热门词”。许多人就是坐着高铁来的。沪昆高铁溆浦南站离此很近,山对面高铁列车的汽笛声清脆悦耳。

“一个字:‘旺!’;两个字:‘惊叹!’”湘潭大学副教授荆世群高兴地向记者谈起对这里的感受,高铁带来旅游热,人气很旺;花瑶风情、梯田美景令人惊叹。

始建于汉代的山背花瑶梯田,飘荡在山山岭岭,面积达3万亩,是我国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原始梯田之一,因其雄伟、辽阔、壮丽、秀美和特有的花瑶文化而著称。古朴、精致的花瑶挑花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花瑶古寨,记者遇上了第一个来此开发文化旅游的人。他叫陈黎明,曾是下岗职工,上世纪90年代,他与几个农民创办了大康牧业公司,创造了湘西农业产业化开发的一个奇迹。当年,他在这个以养猪为主的公司时,说了一句名言:“把猪当人养。”

“这个机遇抓对了。”他说,他退出上市公司董事长之后,非常看好高铁带来的文化旅游商机,去年注册成立了雪峰山生态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去年8月13日,山背花瑶梯田景区项目启动。去年底,沪昆高铁开通,他组织了一支十多人的花瑶演出队,随省旅游局组织的“沪昆穿越之旅”,表演花瑶节目,在上海引起轰动。

“高铁通了以后,每天都有游客上山,接待不赢。”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党支部书记韩道伟说,打听来旅游的电话不断,最远的来自新加坡。以前,村里只有9家农家客栈,去年来增加到了20多家,共200多个床位,时常客满。

走进杨庭洪的农家客栈,两层的木楼油光发亮。他说,高铁开通两个月,就接待了400多位客人,有省会长沙的,还有香港、台湾的。有一次,接待一群台湾客人,为他们做了锅巴粥,台湾客人吃着又香又苦,便问是什么?他顺口答道:“土咖啡。”台湾客人笑了:“土咖啡真好吃!”

旅游热了,兴了产业。花瑶挑花传人奉兰香是一位年轻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今年26岁。她与50多个瑶族妇女组成了挑花艺术合作社,生产的挑花产品非常走俏。花瑶歌王蒲德奇也拉起演出队伍,深受游客欢迎。

株洲12个游客,一次买走了1000多公斤高山大米。当地人说,苡米、葛粉、干笋、猕猴桃、野生茶叶等瑶山土特产,也成了热卖品。

“望到屋,行得哭。”瑶山千百年来行路最难。记者看到如今30公里的水泥路拉进了瑶山。进寨2公里的土路已经拉通,因道路泥泞险陡,我们只好走路下到古寨。随行的溆浦县旅游局局长周新兵摔了一大跤,弄了满身泥,大伙儿走得提心吊胆。陈黎明说,这条路今年就会硬化,而且计划投资1.2亿元,从溆浦南站架一条4000米的索道,直通花瑶古寨。

一阵春风吹过,漫山遍野泛起层层绿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