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老长沙故事:86年前的长沙穿木屐上马路会被拦

[复制链接]

9094

主题

9193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6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0:4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南新闻网消息 据潇湘晨报报道,清明时节的长沙,仿佛是泡在雨水里。如若是在百年前,这个雨季定然会有它独有的热闹。木屐的踢踏声、油鞋的啪嗒声、油纸伞上的滴答声,一起讲述与生活有关的故事。如今,木屐早已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我们只能在意念中品味那古朴的美好。
  木屐曾长时间与长沙人和平共处,却在上世纪30年代发生过一场没有硝烟、却关乎生死的战争,木屐被禁,遭遇浩劫。这大概是这个古老鞋具退出历史舞台的开始。
  老长沙,逢雨必带雨伞穿木屐
  对于旧长沙那些幽深曲折的巷子和麻石长街来说,木屐曾是一段温婉亲切的叙事。木屐敲打雨水中的麻石板,发出悦耳的锵锵声和低沉的啪啪声,和着那悠长悠长的卖糕声、卖榄声、卖菜声,在深巷里交织成最生动的交响。
  长沙的木屐和现在看到的日本或台湾地区所用的木屐不同,大多是用牛皮做半截鞋头,涂抹桐油,以木板作底,前后有二齿,作字形,锤入四铁钉作屐齿与地面接触,以牛皮作屐面,屐前又装一蝶形铁钉,以保护屐头承受地面之碰撞。当然,这个木屐不能直接穿,一般里面需要穿普通布鞋或其他面料的鞋,再把木屐套在脚上,因为高,所以无论如何泥泞的地方,都可以通行无阻,不必担心下雨天鞋袜污湿。
  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文史专家陈先枢告诉记者,长沙旧时卖木屐的商铺集中在化龙池一带,大古道巷入巷口两旁数家,铺面上陈列和牵挂的均为大小规格的产品,柜内雇工佣作日夜不停。木屐店中最有名的为“张大生”木屐店。张大生是清光绪善化县人,因逃荒来到长沙,在化龙池摆起木屐柜台,因手艺精湛,生意兴隆。其徒弟出师后大多也在化龙池经营木屐生意,化龙池于是成了一条木屐街。
  化龙池的木屐店还兼营油鞋。油鞋是以牛皮作底和面,作成鞋状,以桐油浸演,底面满钉圆头专用铁钉,亦适用于天雨时泥泞地行走,盛行于农村,城市住户少用。
  旧时长沙的街道,一直是长条麻石街,即在街心掘一沟渠,两旁砌砖石,上盖长条麻石。雨水从麻石缝下漏,进入下水道,顺序汇总,而流入湘江河。每遇雨雪天,满街流水,所以长沙人都穿着木屐上街。
  据说当时在长沙的中学和小学,为解决学生们的木屐和雨伞的放置问题,防止错拿误认,在进校后的教室走廊两侧,都设有雨具柜。每年级一列,每人一柜,柜高4尺,宽约8寸,并贴有姓名,挨排而立,成学校特有景象。
  新马路,警察看守禁行铁齿木屐
  鞋子与道路,本是最亲密的伙伴,但木屐与路的友谊的破裂,却也恰恰源于新道路的诞生。
  1930年1月7日,湖南《大公报》上刊出一则《中山路铁齿木屐钉鞋绝对禁止行走》的消息称,长沙市政筹备处早已宣布取缔铁齿木屐钉鞋,但中山路段民众积习甚深,故态仍多未改,昨特函至公安局,此等雨具,损坏道面,应绝对禁止行走。”
  为什么要明文禁止取缔铁齿木屐?其实这是出于对路的保护。老长沙的道路,多半是用青石板铺的,下雨时木屐钉钉之声踏过也无伤大雅。但其后长沙市新修的中山路、环城路,部分路面已铺上柏油。那时所筑马路,都是碎石泥浆路面,遇到雨天,本来就不好走,再加木屐铁钉的践踏,弄得疮痍满目,泥泞不堪,于是路政部门就下令禁止穿木屐在马路上行走。
  木屐是人们雨天行走的必备雨具,一时取缔,又该如何出行?于是每逢下雨,人们还是仍旧穿木屐出行,需要穿越马路时便把木屐脱下,提在手上走过去,但有人还是偷偷地走。后来政府索性派了警察守在路上,看见穿木屐的人,便抓住将下面直立的木板上的钉子前后各敲去一只,使之高低不平,无法穿着。
  然而,粗暴的执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问题。不少人为木屐申诉,提出缓刑。继湖南《大公报》1月7日报道之后的两天,1月9日,大公报再次刊发了《橡齿木屐可走中山路,为木屐店开利士》的消息:“长沙市公安局,昨令东西南署云,为令行事,案准市政筹备处公函内开,据东区署长呈报,为中山路行人道上,行驶人力车辆,及取缔木屐一案,查此案关于取缔木屐,请饬木屐店改用橡齿。至人力车辆,在目前车马道尚未完工以前,自不能不准其暂由行人道上经过。但店户之载运货物重车,自应饬其挑运。以免损坏行人道面。铁齿木屐钉鞋等物。似应绝对禁止。以维路政。相应函达,即烦查照是荷。等因准此。”
  经过几番调整,虽然木屐没有完全“一刀切”地被完全禁止,木屐店也开始改造木屐,将铁齿改为橡齿,铁齿木屐逐渐在历史舞台上谢幕了。
  替代品,橡胶套鞋取代木屐
  “木屐真正退出历史舞台,其实并非人为禁令的因素。而是随着时代发展,各种鞋子类别的增多,特别是橡胶套鞋的出现,解决了大家雨天出行的问题,木屐自然就被淘汰了。”陈先枢说。
  尽管雨天穿木屐有着种种好处,可它也有着最致命的缺憾——笨重,穿木屐走路,时间长了还是觉得累,而且走不快,更不能跑。当长沙的鞋靴业慢慢发展,一种新的雨鞋出现了,那就是橡胶套鞋。
  《长沙市靴鞋业简史》记载,水货部店铺里的老铺子,民初以来,业务比较发达。其时人民习惯穿油鞋、木屐,还做有打鱼穿的靴子,当时行销河南、汉口。 1931年后,因穿套鞋的人增多,穿皮鞋的人也多了,水货部油鞋、木屐业务开始下滑。1938年,当时有巴陵人来卖油鞋、木屐,业务有所好转,但也只昙花一现,不能持久。至长沙文夕大火后,就基本没有业务了。
  陈先枢介绍,当橡胶套鞋出现之后,轻巧的重量、新颖的款式、方便简单的穿着方式,迅速改变了长沙人的习惯。“木屐体型笨重、走起路来叮叮当当,里面还要多穿一双鞋。而橡胶套鞋轻巧,有彩色的,有女式的,走路不进水,清洗还方便,价格上跟木屐相差不算大,但只要穿一双就足够了,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实惠些。”
  轻便柔软的橡胶套鞋的大量出现,尤其以双钱牌、箭鼓牌等品牌的套鞋行销,木屐迅速地退出了长沙人们的日常生活。后来,长沙的长条麻石街几乎全部改造完毕,有完善的下水道设施,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即使下雨天,街面也整洁无积水,商店也只销售套鞋。满街的木屐店消失了,清脆悦耳的木屐声也就成为了一种绝响。有一句成语叫“弃之如敝屣”,木屐真的成为那个时代被抛弃的 “敝屣”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