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邵阳市再添9项省级“非遗”项目 总数量达30项

[复制链接]

9094

主题

9193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36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3 14:5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邵阳市非遗保护传承研究所12月12日介绍,省政府日前公布的122项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中,邵阳市9个项目入选。至此,邵阳市省级“非遗”名录项目总数达到30项。

      此次邵阳入选的9个项目分别是绥宁上堡故事、新宁崀山峒歌、武冈技子拳、宝庆瓷刻、洞口县戏曲盔头制作技艺、新邵龙山药王医药文化、龙骨水车制作技艺、邵东花鼓戏和洞口罗溪熬茶习俗。

2015年,省文化厅启动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组织专家对全省14个市州及省直有关单位申报的182个项目进行了审议,对推荐项目进行两轮公示之后,经提交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审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最终确定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3项、扩展名录项目39项。

       据介绍,近年来,邵阳市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普查,全面加强整理,积极做好申报,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项。

       相关连接:9项新入选项目简介

       宝庆瓷刻是民间艺人在上釉烧制好的素色瓷器表面用特制刀具缕刻各种图案形象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流传于湖南省邵阳市的北塔区、大祥区,已经传承140多年。

       宝庆瓷刻的主要工序是:先在素色瓷器上绘出图形墨稿,再依据墨稿用木槌敲击钻刀刻划、凿镌,使之在瓷器表面形成大小、疏密、深浅不同的点的排列,构成所需要的画面或字型,再用金刚石刀沿画面或字体的外轮廓刻划,用双线表现画面或字体,然后将双线间的瓷釉刮掉,而后填墨上彩抛光打蜡;深色瓷器表面不需着色,利用釉的颜色和瓷胎的白色形成画面的黑白灰。传统刀法有钻刀法、双勾法、刮刀法。独门绝技有乱刀法、滚刀法和游丝点刀法。手法上有点、勾、起、跳、擦、转、捻等技巧。瓷刻的主要对象是各种已上釉烧制好的素色瓷器,如碗碟杯盘、瓶板缸罐等。主要工具有钨钢刀、金刚石刀和小木槌、毛刷、颜料、生漆、蜂蜡等。

        宝庆瓷刻以刀代笔,以行施刀,通过点线的变化形成不同的艺术形象,是绘画艺术、陶瓷艺术和手工技艺的巧妙结合。既有洒脱的书画笔墨之韵,又有浓厚的金石篆刻之趣,又保持了瓷器表面的晶莹光洁,技法独特、风格立异、自成一科,极具艺术魅力和历史、艺术价值。

             技子拳传承人在展示技法。

       技子拳主要流传于武冈城乡,是武冈传统武术的突出代表和缩影。因此拳为实战拳,招招制敌无表演招式,也将此拳称为技子。技子拳的始创宗师雷法香,清末民初人,当时武冈习武之风盛行,雷在武冈授拳,遂将此拳传入武冈。1984年,武冈县武术协会组织挖掘整理出《十二路半技子》拳谱。技子拳属南派实战拳种,博采各种拳术的精华,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奇特技法和突出风格,技子共十二个套路和八项基本技法、八项基本功法。也有人将技子秘诀称作半路技子,所以也称为十二路半技子。此拳还有称为化手、喂手的实战攻防技术的训练方法,和称为抢手、小手的实战攻防技术以及称为扒手的实战比赛办法。

       技子拳的基本技法有:手型、桩型、手法、步法 、腿法、肘法、摔法、靠法等。基本功法有:桩劲功、掌子功、镖子功、肘膝功、筒子功、爪手功、靠打功、桶子功。明显区别于其他拳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编排科学,动作紧凑;技法奇特,风格突出;技法全面,实战性强;功技同修,演战共练;形与意合,内外兼修。

        技子拳攻防兼备,技击性强,对强身健体、弘扬社会正气和民族文化精神,有着重要价值。

      《崀山峒歌》主要流传于新宁县境内的八峒地区,明代洪武年间,瑶族先民从城步迁入新宁崀山、麻林、黄金等地,他们勤劳勇敢,上山打猎,下河捕鱼,过着刀耕火种、自由自在的日子。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和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民歌体系,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反映瑶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

        主要形式有山歌(分为高腔、平腔、哼腔)、号子、田歌、小调、风俗歌等。特别是以“溜溜”作为衬词的《溜溜歌》系列以及派生出来的《棒棒歌》、《槽槽歌》、《啪啪歌》等山歌,或高吭嘹亮,拖腔悠长;或音量低沉,柔和优美;或结构方正,音律规范。此外,以《四季相思》为代表的地方小调,《四月栽田八月收》为代表的田歌,《拖树号子》为代表的号子,《溜溜歌》、《敬酒歌》为代表的风俗歌,均曲调优美,特色鲜明。

         龙骨水车在我国农业生产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和明代伟大的农业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特别绘制了当时最为流传的三种龙骨水车图谱。龙骨水车在邵阳广大农村俗称“龙骨车”,是一项古老的农业生产用具。其制作技艺始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后由三国时期的发明家马钧予以改进定型。此后一直传承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仍是邵阳各地农村抗旱保收的主要农具,直到1992年后,才逐步被抽水机所取代。

       邵阳的“龙骨水车” 起源于何时现在已无从考证,但据《宝庆府志》卷33记载,由于邵阳为丘陵山地,又以载培水稻为主,所以邵阳的木匠都会制作“龙骨车”,其中最有名气的是回族张氏家族的“张氏龙骨水车”。

                                                                              新邵龙山顶上药王殿。

           龙山药王医药文化诞生于唐末,产生于湖南省新邵县(古属梅山地区)龙山地区。

       《孙氏族谱》载:“始祖孙思邈于公元640年从京兆耀郡孙家塬千里跋涉到长沙昭陵,龙山孙家桥村采药治病,救苦救难”,并留下孙氏一支嫡传后裔,至今已有30余传。至今在龙山顶上尚有不少古迹遗踪,如岳坪顶上的晒书石、洗药池、和孙家桥、孙水河、医龙滩、治虎坪等都是与孙思邈有关的胜迹。孙思邈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载药方论6500首,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在中外医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千余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崇拜,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从此,孙思邈的医药养生思想、方法、技术及其传说等被统称为药王文化。

       龙山药王医药文化包括孙思邈医学、养生学、道学及崇医风俗、药王传说等一直影响龙山地区的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形成了十民九医的风俗,历千年不衰,龙山地区先后诞生了有史可查的名医近100余位。

        熬茶习俗。

       洞口县罗溪瑶族乡五峒九寨的瑶族群众中,自明洪武二十一年,舒、蓝、雷、陈、杨五姓瑶民避难兵祸,迁徙罗溪以来,世代传承着一种用熬茶颂祖传道、敬老尊师、迎宾待客、解怨和气、驱瘴祛病的民族习俗,是当代人们研究罗溪瑶族六百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民族学和民俗学价值。

        每年谷雨前后五天,罗溪瑶民从高山界上釆集野山茶、青钱柳、白果树、金银花藤等九种植物的芽孢嫩叶,摊晾一天一夜后,倒入铁锅用猛火翻炒揉搓成米粑样的茶团,放入火塘上的竹编炕筛里用柴蔸大火一边熏烘,一边让其发酵,烘干后备用。这种茶团经反复熬煮出的茶汁,不仅清香甘淳止渴生津,而且具有除瘴驱瘟,清热解毒,提神强心,暖胃健身的药效。熬茶实为茶中上品,是当地瑶民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生活必需品。在六百多年的传承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熬茶习俗。

        瑶族熬茶,香飘四方,古老奇特的熬茶习俗,一定会在雪峰山深处的罗溪瑶族乡,世代传承。

                                                                              上堡故事。

       《上堡故事》是流传在湖南省绥宁县上堡一带苗、侗、瑶古寨中的民间故事,在上堡如今仍然留存着金銮殿、古宫门、忠勇祠、旗杆石、拴马桩、烽火台、屯兵洞、红军路等诸多遗址,古往今来,传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般的上堡故事。

        故事函括了以上堡为中心的古苗疆地区苗、侗、瑶各民族先祖的神话和迁徙故事、当地人们世代创作和传承的民间传说、明清两朝苗侗农民起义、上堡古国的历史传奇、红军长征在上堡的动人故事等。这些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到今天的民间传说故事,想象奇异,语言简朴,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其内容的原真性、内涵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是古苗疆地区苗、侗、瑶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英雄史诗,是苗、侗、瑶人民历史的再现,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民族学价值,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邵东花鼓戏送戏下乡。

        邵东花鼓戏旧称宝庆东路花鼓,因产生和流传于邵东而得其名。邵东花鼓戏由古老的傩戏和车灯舞演化而来,清康熙末年就已基本定型。两百多年来,邵东花鼓戏以其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表演形式而独立于世,邵东县花鼓剧团也成为邵阳市域唯一保留下来仍在演出的县级专业剧团。

        邵东地处湘中,属梅山文化圈,盛行巫傩祭祀。清康熙年间,以黎友廷为代表的“仁丰班”,孙春堂领头的“丘塘班”,刘玉成为班主的“黄陂桥班”就形成了“内台法事外台戏”的文艺形态。其口传或刻版、传抄的剧目同时流传于红、白喜事和各类祭祀法事之中。由于梅山巫教“坛门子弟”又兼为“玄黄子弟”(唱戏的),“生、旦、丑、净”各行自成规矩,“文武”二场逐渐完善。传统剧目有300多个,对邵东花鼓戏的形成完善和成熟起到了催化作用。解放后,张有恒、赵凤鸣、赵凤仙等许多邵东花鼓戏老艺人成为了市、县专业剧团的骨干。

       邵东花鼓戏在其传承过程中创作锤炼出《磨豆腐》、《装灶王》、《打鸟》、《摸泥湫》、《回门》、《金钏会》、《洪基逼退》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并入编《中国戏剧志》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留存于民间的木偶戏木偶盔头。

        盔头又称冠盔,是传统戏剧中剧中人物所戴冠帽的统称,是塑造戏剧人物的重要标识,分硬质冠盔和软质帽巾。时至今日,高沙镇还保留着一家开张于清咸丰年间、已经传承了六代的戏曲冠盔作坊——“恒春奇”。

        制作传统戏剧冠盔最基本的步骤是基础造型,基础造型分内脱胎和外脱胎两种方法:内脱胎是艺人根据具体角色头型的大小,用泥塑造型、石膏翻模、纸质脱胎的程序制作出纸质头盔的主体造型。外脱胎是依据泥塑造型。然后还有“凿样子”、“捏粉线等工序。

        绒球和腊珠在戏剧冠盔上应用的范围很广,是冠盔制作工艺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将制作好的“纸质盔头”“额子”“绒球”“蜡珠”等各个部件按设计的图样组合起来,用漆包线或细铜丝绑扎牢固,一件件干净细腻,色彩明亮,图案古朴,尽显中国传统戏剧优美华贵,底蕴厚重的戏剧冠盔就显露在世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盛世湘黔网》www.cnssxq.com传承湖湘文化  网聚湘黔精英,加强民间交流,助推湘黔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